2025年2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民警王文晶来到博物馆站派出所工作,在这里,他遇见了自己的师傅宋雪松。初见时,宋雪松眉宇间带着几分严肃,相处后,王文晶才发现那份藏在严谨之下的随和与细致。
“师徒间有争执,就以《条令》《规定》《准则》为标尺,谁对听谁的。” 这句在见面会上的话语,如同一颗种子,在王文晶的心里扎下了规矩的根。同事们总对王文晶说:“你师傅经历多,多学着点。” 可每当王文晶向宋雪松问及过往事迹,他总是淡淡一句:“干工作,先干好工作。” 这句朴实的话语,成为了王文晶从警路上最生动的启蒙。
大年初一的 “紧急救援” 至今让王文晶记忆犹新。当时 “亚冬安保” 进入关键期,宋雪松早早到所里检查勤务保障。当他绕到警车旁时,发现警车右前轮瘪了,这可不是小事。要知道,所里两台警车承担着参勤人员运输和物资保障任务,少一台车,勤务的人员到岗、物资补给都可能 “掉链子”。
然而大过年的,修理铺都关了门。宋雪松当机立断决定换备胎,可随车备胎也有老化迹象。时间一分一秒溜走,宋雪松突然转身说道:“开我车来!” 他硬是把自己车的备胎卸下来,顶着零下二十多度的寒风,用简陋的工具蹲在地上换胎。冻红的手抓不住扳手,就哈口热气接着拧;螺丝卡得紧,就用脚踩着扳手使劲撬。四十分钟后,警车重新启动,此时他额头的汗珠已结成了霜。看着师傅搓着冻僵的手笑着说 “好了”,王文晶突然懂得了责任的含义:是把公家的事当成自家事,是在 “不可能” 里找出 “可能”,是把勤务保障看得比个人冷暖重千钧。
在地铁站执勤的日子里,宋雪松的身影总在人群中穿梭。他常说:“咱守着地铁,就是守着老百姓的出行平安,少不得耐心。”
有次早高峰,一位白发老人攥着地铁票在站台打转,宋雪松快步上前,扶着老人问清目的地,不仅画了换乘路线图,还特意跟下一班车的乘务员打了招呼,直到看着老人坐稳了才离开。还有一回,两个年轻人为抢座吵得面红耳赤,眼看就要动手,宋雪松挤进去笑着劝解,三言两语间,两人的火气消了,还互相道了歉。
最让王文晶佩服的是师傅找失物的经历。有次乘客遗失了装着救命钱的包,宋雪松盯着监控看了三个小时,逐个联系沿线车站,终于在末班车到站前找到了。宋雪松总说:“群众丢的是东西,急的是心,咱多跑一步,他们就少一分难。” 这些小事让王文晶明白:公安工作的分量,不在惊天动地的大案里,而在为群众擦汗、指路、寻物的点点滴滴中。
如今,宋雪松的警号在人群中依然醒目。他让王文晶深刻体会到,警察的荣光从不是勋章的光芒,而是地铁里安稳的脚步、乘客脸上舒展的笑容、万家灯火里的一份安心。王文晶表示,自己会带着这份传承,在藏蓝警营里守好每一班岗,把 “干好工作” 的初心,写在每一次巡逻的足迹里,刻在每一次为民服务的行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