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7/17 18:07:29

四川广安市广安区公安分局三维聚力推动法治公安建设提档升级

字体:

  近年来,四川省广安市公安局广安区分局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新时代公安工作新要求,紧扣“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系统实施能力强化、保障优化、监督闭环“三大工程”,着力锻造高素质法治精兵、构建新形势执法保障、织密全流程监督网络,推动公安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不断提升。

  一、固本培元提战力

  一是头雁示范树标杆。严格落实党委会前学法、重大案件集体议案、领导干部出庭应诉等制度,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2024年5月至6月,分两批组织领导干部赴西北政法大学研修,提升法治思维和决策水平,以“头雁效应”引领“群雁齐飞”,营造“领导带头尊法、全警自觉守法、规范精准执法”的浓厚氛围。二是固本强基提能力。聚焦实战需求,构建多元化练兵体系,全面提升执法行为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推行“自主案例教学+执法视频演示+沉浸庭审观摩+实战跟班学习”融合模式,直面执法痛点难点。创新“送教到岗”、“一对一”法律结对指导,靶向解决个性问题。编发《常见案件执法指引手册》,配发专业法律书籍,为民警提供“案头宝典”。三是机制驱动强动力。出台《鼓励支持民警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公安机关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办法》,健全执法资格等级考试结果机制,明确激励保障措施,强化典型示范引领,1人通过“双考”获得个人三等功,切实营造出“比学赶超、争做尖兵”的生动局面。

  二、夯基赋能增效率

  一是聚才引智。完善法制员制度,强化法制队伍专业化建设,配齐配强法制力量,建立法制员动态管理台账,实施法制员动态管理和质效评估机制,压实前沿哨兵责任。推进公职律师建设,聘请资深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形成内外协同、优势互补的专业团队,为重大决策、疑难案件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二是科技赋能。深化执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应用,自主研发“执法精细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执法全环节动态监督与智能预警。深度应用“智能笔录系统”、“执法视音频管理系统”、“行政处罚均衡量裁系统”、“涉案财物管理系统”四大核心平台,推动科技手段在规范执法流程、辅助精准量裁、提升管理效能、反哺实战决策等方面发挥倍增效应,为执法活动插上“智慧翅膀”。三是阵地升级。持续夯实规范执法物理基础,深化办案管理中心实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行,针对性解决中心警力配备问题,优化“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模式,强力推动刑事、行政案件“应进必进、能进则进”。升级人脸识别等智能安防设备,集成智能监管手段,实现执法过程全程留痕、可回溯管理。

  三、多维闭环控风险

  一是融通聚力。充分发挥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心作用,除常规例会外,对重大敏感、疑难复杂等案件实行集体审议,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定案,相继对“涉案财物保管中心33辆涉案摩托车处置”、“12·15销售伪劣香烟案”嫌疑人扣押款项处置、“李某勤被诬告陷害案”等疑难问题专题研究。强化内部专责监督,法制、督察、审计等部门协同发力、各司其责,大力加强涉企案件等重点领域侦办监督。二是公检协同。用足用好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侦协办)机制,针对刑事案件法律适用争议、案件定性分歧等情形,及时启动侦协办会商平台,集体研讨凝聚共识、统一标准、消除分歧,有效提升案件侦办质量和诉讼效率。健全重大疑难案件侦查阶段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建议机制,强化“侦捕诉”衔接,源头上减少案件“带病”进入后续环节。三是关口前移。依托信息化手段强化源头巡查监管,将质量管控重心由事后纠错向事前预防、事中管控前移,杜绝有案不受、压案不查。全面推进预审工作,创新建立“法制+刑侦”AB角预审工作机制,对八类暴力犯罪等可能判处重刑的重大案件,即时介入、全程指导、跟踪问效,确保关键环节无缝衔接、精准把控。四是机制夯基。健全“日巡查、周分析、月评估”执法监督机制,对执法办案场所管理、执法记录仪使用、案件侦办流程等进行常规化、精细化监督。坚持每日发布“执法温馨提示”,即时提醒纠偏,每周发布“法制工作通报”,公示问题及整改结果。全面开展个案评查,对经法制审结案件逐一过筛,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以评查促规范,以整改提质效。今年以来,下发《法制工作情况通报》22期,执法监督通知书2期,案件督办通知书8期。(姚金平)


【责任编辑 -邓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