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区预约核查、随身物品登记保管、信息采集……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刑侦大队民警焦扬仅用20分钟就完成了嫌疑人入区等一系列事务性工作。
近年来,该市公安局坚持紧扣实战需求,做实保障服务,充分发挥“减负、增效”功能,优化执法规范化建设,让一线办案民警享受执法办案中心提质增效带来的“红利”。
“我们围绕打造民警好用、易用、愿用的执法办案基地任务目标,聚焦运行机制高效顺畅、服务保障健全有力,进一步强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使用管理。”海林市公安局法制大队负责人李晓峰介绍道。
中心组建“专职管理队伍”,由民警、辅警辅助办案单位开展信息采集、候问看管、案卷管理等综合工作。同时,采取“数字预警+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入区即监管、行为可追溯”的管理模式,提升智能化监控和智慧化管理水平,实现“拎包入驻、夹本办案”。
“过去办理案件都是‘单打独斗’,现在只需要一个申请各部门就可以联动响应。”谈到如今办案方式的变化,海林市公安局林海派出所民警张所超深有感触。
日前,海林市发生一起警情,案件性质难以确定。辖区派出所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上报,法制部门联合刑侦、情指、治安等部门开展研判,并通过侦查协作办公室商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为案件定性及侦查方向提供支持。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将多部门警种资源和专业人才力量联合,形成扁平化的办案联动体系,为调查取证、审查审问等环节提供精准指导,为办案单位提供“点对点”精准对接、“零延迟”高效响应的办案支持,案件很快得以侦破。
“现在民警在中心办案,我们除了提供业务流程上的保障,同时也会对执法规范化进行全时段的跟进。”海林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副大队韩伟强说道。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在加强执法办案活动管理的同时,还注重安全隐患排查,更新完善信息登记、执法规范、应急处置等20余项规定,让管理人员、办案人员强化习惯养成和制度约束,形成以“发现问题、通报提升、研究会商、指导落实、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执法监督管理格局,硬核推进执法办案活动依法依规开展。
同时,依托执法办案管理平台,加强留存案卷统一管理,做到案卷保管安全、流转有痕,进一步确保执法行为规范高效。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投入使用两年来,流水线式进行收押、审批,专职人员协助人身检查、信息采集、要素审查800余人次、承办案件700余件次,做到‘人员在中心审查、卷宗在中心保管、全过程接受监督’,实现了场所运行‘零隐患’、执法安全‘零事故’。”海林市公安局副局长张永升说道。(王安政 王之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