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7/15 18:37:1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锦旗纷至沓来,为上半年执行工作点赞

字体:

春华秋实,履“执”不停,只为捍卫法治尊严;千里奔波,砥砺前“行”,始终践行为民初心。

执行,是司法案件办理程序的关键一环,更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走稳踏实执行的坚定步伐。

一场接一场的专项执行行动,陈年积案得以执结;“三及时”攻坚涉民生案件,帮农民工追回血汗钱;“一案一账户”让执行案款加速到账……2025年上半年,回民区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4337件,审结执行案件3308件,执行到位标的金额51836.67万元。

为民尽“执” 彰显司法温度

工资、小额货款、抚养费……这些款项能否落实牵动着老百姓的心。如何执民之所急,行民之所盼?回民区人民法院把答案写在执行一线——

“范法官,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感谢你,知道你们纪律严明,不能收我的东西,我就定制了一面锦旗,就是想表达一下心意。”6月27日,当回民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范燕飞将执行回来的最后一笔抚养费递到案件当事人王女士的手上时,王女士为其送上一面写有“执行快,长得帅”的锦旗。

涉民生案件是执行工作的“重头戏”。为及时兑现胜诉权益,保障涉民生执行案件有力推进,回民区人民法院将追索劳动报酬、交通事故赔偿、赡养费、抚养费等涉及人民群众生存生活民生小标的案件纳入全年重点集中执行行动,秉持“小案不小办”理念,坚持及时立案、及时执行、及时发放案款“三及时”原则,全力保障老百姓拿到“真金白银”。

针对涉民生案件,回民区人民法院以执行事务中心为载体,通过对案件进行流水式、团队式、精细化作业,实现“繁简分流、简案快办、繁案精办”和“快转、快执”统筹推进,确保当事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享受到快立快办、公正规范、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每一起涉民生案件都关系着群众的生计,我们多跑一次现场、多查一条线索,群众就能早一天将钱拿到手里。”回民执行局局长温静波说。

亮剑追风、一触即发,守的是正义,暖的是民心。2025年上半年,回民区人民法院用足用活执行措施,集中攻坚、精准发力,快速执结一批民生小标的案件。截至6月30日,回民区人民法院快速执结了大批量民生小标地案件。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规范阳光  促进执行提质增效

“您好,我想找马顺彬法官当面咨询一些问题。”申请人李某致电回民区人民法院执行局。

“马顺彬法官今天外出执行案件了,他的办公室是XXX,电话是……您可以先给他打电话联系,如果一定要今天,现在他团队的法官助理在,您有事也可以和他说,或者我们有轮值的法官会统一转办落实,您也可以过来找转办法官。”

如果不能有效惩戒失信者,不能严格执行法院判决,那么法律就会变成失去约束力的“稻草人”,难以实现公平正义。因此,每一个执行法官都以将“纸上权益”兑换为群众钱袋子里的“真金白银”作为职业追求,但是规范、阳光执行同样是执行法官的“必修课”。

为向群众提供公正、高效、透明的司法服务,2025年,回民区人民法院积极作为,精心规划了执行事务中心各区域功能,设立了便民导诉台,建立了导诉分级分流机制,让群众无论是办理案件查询、材料提交,还是执行申请,都能精准地被引导至相应窗口或区域,大大提升办事效率,减少群众的等待时间。同时设置“首次执行受理、案件查询、恢复执行受理”三大核心窗口、标准化文件中转架和执行事务工作体系指引示意图,并在大厅电子屏上实时更新执行案件案号、承办法官及联系方式、执行阶段等重点执行信息,向当事人提供便利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实现“走进一中心、事务一站清”。

此外,回民区人民法院围绕执行工作实际,深入完善了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机制,从案件立案到移送指挥中心完成网络查控,财产冻结、文书制作及送达、繁简分流的总时限缩短至了15天以内。并且严格了“一案一账户”管理,实现了资金流向全程留痕、专项专管,确保到账案款15天内完成审批并发放至申请人账户。

这些不但让回民区人民法院“阳光执行”品牌亮了起来,更是让案件执行既跑出了“加速度”,又守住了“公平线”。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迎难而上 高效兑现胜诉权益

“这个案件建议暂缓‘本次执行终结’,你们团队再想想办法,必要的话再去跑一跑。该罚的罚,该拘的拘,务必穷尽手段。”在回民区人民法院6月底召开的执行局月度案件分析会上,经过数个回合的讨论,温静波还是要求大家切不轻言“放弃”,尽管她明白执行法官已经为此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这是一起合同纠纷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启动了财产查控措施,并多次联系翟某,反复督促其履行法律责任,可翟某名下没有可供执行财产,翟某本人也态度消极,对执行工作拒不配合,执行干警打电话敦促、上门执行、联系亲友劝说……能用的手段措施都用了,仍然没有促成履行。面对这样的局面,回民区人民法院依法对其采取了司法拘留措施。

7月7日,在强制措施的震慑下,翟某最终认识到错误,主动提供担保人,当场向申请执行人谢某一次性支付4万元,并承诺剩余款项分期履行。拿到钱的谢某用略带粗糙的手掌反复摩挲钞票,“感谢法院一直没有放弃执行,这笔钱我等了两年多,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送走申请人后,该案的执行法官王立君第一时间进入工作群,在案件日督办一项中汇报了结案情况。

2025年,回民区人民法院除了向“雷霆执行”上发力,利用下班后、上班前、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开展“涉民生、小标的案件,涉企业案件、终本清仓案件”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外,还“硬招”频出,进一步强化执行督办,建立了“日督办、周督办、月分析”机制,对审限超60天的案件每日进行催结,并且要求干警10日内结案。执行局所有干警,以执行团队为单位,每周要对执行完毕案件数量进行通报,每月汇总各承办人办案情况,在月度分析会,还会对重点案件、团队的办理案件平均用时、执行完毕率、终本案件率、执行到位率等指标进行质效分析。2025年3月,回民区人民法院又制定了《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关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结案标准(试行)》,进一步明确结案要求,严格了终本案件阅核制。《标准》规定,对于拟报终本结案的案件需由执行局局长、分管院长审核是否穷尽执行措施,符合结案要求,才可终结本次执行。

一次次专项行动,一项项“硬举措”的出台落地,回民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全体干警正在用他们的付出与努力演绎着捍卫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生动实践。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执行路上,回民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始终步履不停,在切实解决执行难过程中,积极探索化解执行难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强化执行措施,规范执行行为,用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马克)

【责任编辑 -刘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