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7/10 09:02:04

安徽合肥市:聚势促崛起 聚力向未来

字体:

盛夏时节,合肥迎来一场思想火花的碰撞、一次坦荡真诚的对话。7月4日至5日,首届中部地区律师行业发展交流会在合肥举办。安徽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罗建华,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蒋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省律师行业党委书记张国安主持开幕式。

本次交流会由山西省律师协会、江西省律师协会、河南省律师协会、湖北省律师协会、湖南省律师协会、安徽省律师协会联合主办,以“聚势促崛起,聚力向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区域法律服务的创新融合与全面进步,共同打好服务保障中部地区崛起组合拳。

奏响发展“协奏曲”

近年来,安徽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紧扣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战略定位(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充分利用安徽连接沪苏浙、辐射中西部“两个扇面”的叠加赋能,聚力提升法律服务能级,为中部地区崛起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

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举办首届中部地区律师行业发展交流会,具有“破题起势、积厚成势”的重要意义,是中部六省律师行业融入大局找准定位、躬身入局挺膺担当的务实之举。

罗建华指出,全省律师行业要坚持“高站位”,把中部地区律师行业发展放到国家战略全局中谋划思考、放到构建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定位落实,努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共同唱响服务保障中部地区崛起的“大合唱”;要聚力“强业务”,强化法律服务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有机联动,加强法律问题研究和法律服务产品研发,以高水平法律服务厚植营商环境沃土,共同练就服务和保障中部地区崛起的真本领;要务实“深合作”,聚焦厘清“聚”在何处、“融”在哪里、“创”在何方,整合优势资源,合力攻坚破题,推动中部地区律师从近山近水的“邻里关系”,升级为互学共进的“同窗友谊”,以更优实践成果为中部地区崛起贡献法治合力。

蒋敏代表全国律协对交流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就更好发挥中部地区律师行业的作用提出殷切希望。他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推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聚焦中心大局,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力量;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持之以恒做好律师队伍的引导、管理和服务。

搭建协同“新桥梁”

交流会上,六省律师协会签署《中部地区律师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框架协议本着服务大局、共建共享、问题导向、统筹推进的原则,从加强律师协会管理协同、律师队伍建设发展、律师协会服务协作、律师行业信息互通四个方面,搭建更加密切的合作机制。

“中部六省协同发展、同频共振,多领域、多层次、多维度的区域协调格局正在形成,亟须法律服务作出响应。”山西省律师协会会长高剑生就合作框架协议落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紧扣战略定位,建议制定《中部六省律师行业协同发展五年规划(2025-2029)》,明确年度协同行动目标任务;深化专业领域“破壁行动”,建议设立“中部资源能源专业论坛”“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专业论坛”“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专业论坛”等,搭建更多交流互鉴、共谋发展的平台。

“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拥抱科学技术给行业带来的便利性,培养精通法律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更要深入研究市场动态,将法律服务嵌入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在科技赋能与需求升级中开辟新路径。”河南省律师协会会长徐步林表示,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开启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与兄弟省份在涉外律师人才培养、律师事务所管理、协会建设等方面加强交流,共同推动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中部地区律师行业合作发展,是顺势而为、因势而动,希望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安徽省律师协会会长音邦定表示,将推进构建信息互通、资源互享、优势互补的紧密合作关系,创新法律服务产品,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在共建共治共享上协同发力,进一步健全工作信息交流机制,进一步加强律师人才培养,进一步推进行业自律建设和执业环境优化,将中部地区律师事业发展这块“蛋糕”做大做好。

探寻服务“新路径”

新经济业态下,AI技术如何赋能律师行业?法治如何护航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不出海,就出局”已然成为行业共识的背景下,涉外律师扮演着哪些角色?针对这些行业热点问题,本次交流会设置“区域合作与律师行业的协同发展”“新经济业态与法律服务创新融合”“涉外法律服务”三大主题交流环节,与会人员积极献计献策。

受邀作主旨演讲的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邵万权认为,律师在对接企业“出海”的法律服务需求时,应当好“探路向导”“同行伙伴”“落地接口” “维权支撑”,构建覆盖企业海外投资、知识产权保护、争议解决等领域的全链条服务机制。

数字经济是激活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立法供给不足、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困境等问题凸显。江西省律师协会互联网、数据与高新技术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家卿建议:完善数据知识产权法律框架,明确数据权属边界,建立数据交易机制,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细化数字平台反垄断监管规则,重点关注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合理限制交易等行为;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制定细化地方配套措施,建立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

2025年央视春晚上会扭秧歌的机器人,将人形机器人带入大众视野。湖北省律师协会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王丹对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行调研后发现,这些科创型企业除了需要传统的法律服务外,在投融资、知识产权及进出口贸易等领域的法律服务需求不断攀升。此外,有关下游应用场景的配套法律服务有望成为新兴热点。在这些领域,律师将大有可为。

低空经济“起飞”,律师如何抢占法律服务先机?“千米之下,机遇无限。”湖南省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谢沁认为,每一个应用新场景的诞生,都会催生合规、风控、纠纷解决等多元法律需求,比如在适航资质许可、融资租赁、航空器侵权等方面,律师服务都将是“刚需”。(纪永德 周莹莹)

【责任编辑 -朱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