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7/10 08:56:04

安徽池州市:7幅农民画绘就独特“检察情”

字体: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七一”特辑中,一组独具特色的青阳农民画吸引众多目光。这组由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农民画)名师沈杨林创作的7幅画作,色彩浓烈、乡土气息醇厚,与庄严的“检察蓝”碰撞出别样火花。

此次创意源于一次走访交流。今年6月初,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就非遗保护工作走访沈杨林工作室。了解到检察机关在推动非遗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积极作为后,沈杨林萌生了用农民画这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让检察工作更直观地走进百姓视野的想法。

沈杨林随即选取青阳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典型职务侵占案进行创作。为精准呈现,他做足了功课:向检察官请教法律名词,实地走访检察院熟悉办公、审讯环境,研究庭审视频把握现场氛围……最终,他提炼出案件办理的7个关键场景,并将其作为创作蓝本。

7幅作品以明快色彩和真挚笔触,串联起一个完整的检察故事链:从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抽丝剥茧锁定银行流水线索,到现场释法说理促成嫌疑人主动退赃;从检察官组织企业员工观摩庭审、检察长带队走访企业开展普法宣传,直至企业送来锦旗致谢,每一笔都勾勒出检察干警守护公平正义的坚定身影,生动展现了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职、护航发展的全过程。

“非遗与法治的融合绝非简单拼接,而是一种双向奔赴。一方面,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为抓手,用法治之力护航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极具地域特色的表达方式展示检察机关高质效办案的生动画卷,让检察故事以更鲜活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青阳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汤骏说,“这些作品直观易懂,又‘接地气’,是普法的好载体。”

目前,青阳县检察院将画作放置于检察服务大厅,作为检察开放日的重要普法载体。池州市人民检察院也将此组画作融入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专题——“检小助”微课堂课程录制中,通过网络推进普法宣传。据悉,市县两级检察院将计划以此组画为蓝本制作普法绘本和公益海报,并邀请更多非遗艺术家走进检察开放日、观摩模拟法庭,让法治精神借文化之力更自然、持久地浸润民心。(谢晴雨  程志)


【责任编辑 -朱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