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如果收到中奖短信,要求你先转账手续费才能领奖,你会怎么做?”“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会不会其实是诈骗陷阱?”“用自己的银行卡帮别人转个账,就能轻松赚几百块,这种‘兼职’能不能做?”
近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综合高中的报告厅内,气氛热烈而专注。面对宣讲员的提问,学生们踊跃举手、积极发言,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必修课”正在进行。陈巴尔虎旗检察院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以《青春盾牌——高中生反诈必修课》为主题,为同学们深入剖析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种套路及其背后暗藏的法律红线,在同学们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筑牢识诈防诈的“青春防火墙”。
聚焦校园风险,普法入脑入心
针对在校学生社会经验相对不足、防骗意识亟待加强、同时又可能因法律意识淡薄而被动卷入涉诈违法犯罪的特点,本次课程精心设计了警惕“帮信”陷阱、拒绝“引流”诱惑、远离“洗钱”泥潭等四类内容,识破“糖衣炮弹”深入解析“游戏装备交易诈骗”“冒充熟人借钱诈骗”“刷单返利诈骗”“虚假中奖诈骗”、出租出借“两卡”法律风险等青少年易中招的防骗内容,结合区内外真实案例,揭露诈骗分子运作手法和关键破绽。
检校携手同行,共筑青春“防火墙”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护他们远离诈骗侵害,预防其因无知或贪利而误入歧途,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陈巴尔虎旗检察院“法治副校长”常态化进校园履职,正是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触角、深度参与校园法治建设、服务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通过这堂干货满满的“反诈必修课”,不断提升学生反诈“免疫力”,预防青少年被动或主动参与涉诈犯罪活动,推动形成“检、校、家、社”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青少年反诈防骗工作格局,共同营造安全、清朗的校园及网络环境。
全民反诈,人人有责!陈巴尔虎旗检察院将持续深入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教育内容,让法治精神滋养青春,用检察力量守护成长。(韩 琳 刘 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