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首个《中央法务区建设管理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发布。
该《规范》由青岛市委政法委、青岛市法学会牵头起草,结合近年来青岛中央法务区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聚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高水平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对中央法务区建设的标准体系从实体空间布局、数字平台搭建、全流程管理、精细化服务及监督评价改进等维度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构建。
根据《规范》,总体原则确立服务大局、科技赋能、系统集成、服务为本等6大导向;实体建设规范从地理位置、产业基础、专业资源等方面明确选址标准,布局公共服务区、核心产业区、法治文化区、党建活动区等7大区域;数字法务平台建设规范规划设计掌上平台、统一支撑平台等8大功能模块,强调加强业务协同,注重数据合规和个人信息保护;管理规范构建起“党委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模式,内容涵盖中央法务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支撑保障等各个环节;服务规范围绕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功能展开,致力于为有法律需求的个人、企业、组织机构等提供全链条、专业化和智能化法律服务;监督、评价与改进部分要求建立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监督渠道推动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近年来,青岛中央法务区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上合、自贸、涉外、金融4个法务区和数字法务平台“四区一平台”,聚集青岛国际商事法庭、青岛知识产权法庭、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80余个高端法务机构,为企业、市民提供“一站式”法治服务。
青岛中央法务区将以《规范》发布为契机,进一步聚集各类法务要素,持续深化标准应用,为中央法务区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