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GDEC)第五届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秘书长赵俊湦在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上发表致辞,以下为致辞的主要内容: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秘书长 赵俊湦
尊敬的彼得·梅杰先生、董治良会长、李辉总工程师,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下午好。很高兴代表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参加“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共话数据要素发展。
当今世界,数据作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它不仅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重塑产业格局、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数据要素×”和“数字中国建设”等行动引领下,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已迈出坚实步伐,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持续夯实,应用场景百花齐放。然而,迈向数据要素全面流通、高效配置和价值释放的新阶段,我们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权属界定与权益分配机制尚需明晰、数据质量与标准化水平有待提升、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风险不容忽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仍需优化、跨域流通壁垒有待破除。如何更好地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我有以下四点思考,供大家探讨:
一、创新数据权属与价值分配机制,探索“数据信托”试点
针对数据确权难、权益分配复杂的问题,建议在特定区域(如国家数据要素流通枢纽节点)或特定领域(如医疗健康、工业互联网)率先开展“数据信托”制度试点工作。借鉴金融信托理念,由专业、中立的第三方信托机构受托管理数据资产(尤其是涉及多方主体的公共数据、产业数据),明确受托人职责,建立基于贡献度、风险承担和价值创造的数据收益分配规则。这为破解“数据属于谁、收益归谁享”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可制定《数据信托试点管理办法》,明确准入标准、运营规范、监管框架,为数据要素的合规、可信、可持续流通提供制度保障。
二、构建“数据要素自贸区”,推动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为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支持数字经济企业“走出去”和吸引国际数据资源,建议在自贸试验区(港)等开放前沿阵地,设立“数据要素自贸区”或“国际数据合作特区”。在区内实施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安全评估豁免”制度。对清单外的低风险数据流动,简化流程;对清单内数据,建立高效透明的安全评估通道。同时,探索建立国际通行的数据互认(如CBPR)和跨境争议解决机制。这不仅能吸引国际数据服务商和研发中心聚集,更能为我国参与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制定积累经验,为国内企业利用全球数据资源开辟新通道。
三、发展“数据要素运营商”,打造全国性数据流通基础设施
为解决数据流通“小、散、乱”和平台互操作性差的问题,建议培育和发展一批国家级、区域级“数据要素运营商”。这些运营商不同于传统数据交易所或平台,其核心功能是构建覆盖数据登记、质量评估、合规审计、资产定价、结算清分、争议调处等全流程的“一站式”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它们应具备强大的技术中台(如隐私计算、区块链)和规则引擎,支持多源异构数据的“可用不可见”流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动运营商互联互通,形成全国统一、高效、可信的数据要素流通“骨干网络”,大幅降低数据流通交易的综合成本。
四、深入推进“数据要素×行动”,深挖数据赋能乘数效应
为加速数据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议启动并深入推进“数据要素×行动计划”,聚焦若干重点领域(如农业、制造业、金融、医疗、应急管理等)。该计划的核心是推动“场景驱动的数据协同创新”。由政府牵头,联合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数据提供商,围绕具体痛点场景(如精准农业种植模型、供应链韧性预警、普惠金融风控、流行病预测等),开放共享脱敏数据,共同研发数据融合应用解决方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数据要素×”标杆案例。同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建立成效评估和推广机制,让数据要素的价值在千行百业中看得见、摸得着,激发全社会开发利用数据的积极性。
各位专家、同仁,奋楫者先,创新者强。数据要素市场的繁荣发展,非一日之功,需政、产、学、研、用各方凝心聚力,携手共进。本次论坛为我们提供了思想碰撞、凝聚共识的宝贵平台。期待各位嘉宾畅所欲言,分享真知灼见,共同为释放数据要素潜能、构筑数字发展新优势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