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离婚官司遇上抚养费追索,矛盾交织如何破局?近日,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与立案庭速裁团队法官联手出击,以高效协同之力,一日之内成功调解两起关联案件,让纠纷止于庭前,让亲情回归理性。
曲某因感情破裂向该院起诉,要求与贾某离婚,并处理子女抚养、抚养费及财产分割事宜。在该起案件审理的过程中,贾某又以两个孩子的名义向洛宁法院另提起抚养费纠纷案件,要求曲某支付婚姻存续期间的抚养费。一时间,家庭矛盾呈现“双案并发”的复杂局面。
负责少年审判的曹萍萍法官在受理这起抚养费纠纷时得知曲某与贾某的离婚纠纷案件还在审理中,她敏锐意识到两案紧密关联,立即与立案庭速裁团队法官沟通案情、梳理争议焦点。面对案件特殊性,沟通过后,曹萍萍当机立断表示:“两案合并调解更有利于彻底化解矛盾!”因原被告均在外地务工,传统调解模式受阻,她们采用全程电话沟通方式,搭建“云端调解室”。
电话线两端,法官们既是法律的诠释者,更是情感的疏导者。她们从婚姻不易、子女健康成长切入,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更关键的是,巧妙将离婚案中的夫妻财产分割与抚养费纠纷的支付金额统筹考量,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
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释法明理与利益平衡沟通,法官的真诚与专业终于融化坚冰。曲某与贾某就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配及抚养费的支付达成一致意见。双方通过互联网调解系统远程签署协议,抚养费款项当场履行完毕。屏幕两端,当事人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
法官寄语
曹萍萍(刑事审判庭员额法官):“家事案件核心在‘情’。两案合并调解,能避免‘案生案’,真正为孩子争取最优成长方案。联动协作让司法效能最大化。”
一次联动,两份圆满。 洛宁法院打破庭室壁垒,以“法官合力”回应“群众期盼”,高效化解矛盾纠纷。这不仅是对“如我在诉”理念的生动践行,更是司法智慧与温度的双重彰显。少年审判与速裁机制的有机衔接,实现“1+1>2”的解纷效果,为家事审判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