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小案”关乎百姓冷暖、民生福祉。近年来,宁夏银川公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打击盗窃等民生小案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用“专业+机制+大数据”搭建实战运行载体,打造“小案快破”品牌,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截至目前,全市刑事案件、八类案件立案同比下降5.4%和19.7%,盗窃案件立案同比下降13.9%。核查涉诈“两卡”线索879条,处置预警劝阻信息16万条,见面预警劝阻1.6万人,抓获犯罪嫌疑人629人。
“不到一天,丢失的36000元就失而复得,太感谢警察同志了!”家住金凤区的王先生激动不已。
今年2月23日晚上,王先生将双肩包放在车后备箱进餐厅吃饭,晚上11点多发现包内现金被盗,随即报案。金凤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迅速行动,第二天中午12点就将被盗钱款一分不少地交到他手中。
这只是银川市公安局打击盗抢犯罪、破解民生小案的一个生动瞬间。
银川市公安局聚焦“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盗抢骗”等民生案件,下沉一线,听警声、解疑惑,问计基层,问需基层,开展“好好说话、规范执法”和“同理心”教育,将“小案不小”“预警为先”的理念根植警心,强化社会管控、行业治理,进一步提升打击破案战斗力和小案源头堵截力,通过机制和数据为基层民警减负增赋,切实压降发案,减少群众损失。
银川公安充分发挥“小案快侦”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作用,把“专业+机制+大数据”与“小案快侦”相结合。通过梳理群众接报警、阅研卷宗、深度研判“两抢一盗”等六类犯罪发案规律、受害人特质、销赃犯罪形势、特点等信息,出台“破小案”专项行动方案,推出“强化侦查流程构建、强化综合作战能力、强化追赃挽损”等五大类工作措施。以警情信息为主导,集合刑侦、网安、治安等多警种,因地制宜组建优化市县两级刑侦“破小案专班”,构建“市级刑侦智慧侦查中心—县区刑侦大队—驻所刑侦中队—便衣行动队”四级研判打击架构,建立“刑侦主导、多警融合、快速反应、高效打击”合成快侦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警种、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做到“应查尽查、应侦尽侦”。并依托市级刑侦智慧侦查中心,全天候全时段开展盗抢骗系列案件、电诈案件、矛盾纠纷警情研判等,推进案件线索向打击成果转化,为“民生小案”提供研判支撑。
群众最痛恨什么犯罪,银川公安就严厉打击什么犯罪。银川公安始终坚持打团伙、端窝点、斩链条的工作原则,将个案侦破向深度经营、规模破案延伸,对盗窃类案开展全链条打击。针对关键性、区域性、团伙性、复杂性涉案线索,对多维数据开展碰撞比对,逐案刻画人员情况表、组织结构图、犯罪链条图、资金穿透图等“一表三图”,实现“从案到人”“由人拓案”,不断深挖和打击盗窃犯罪网络、组织架构和骨干成员。同时,持续完善“民呼所为”“接诉即办”机制,通过12345政务服务和110接报警平台,聚焦群众反映突出的六类刑事案件,结合辖区实际,开展“破小案”专项行动,回应群众新期待。命案、八类案件破案率达到100%,抢夺类案件零发案,盗窃、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案件破案率同比提升,传统盗抢骗追赃挽损战果同比提升,实现“多破案、多追赃”总体目标。
银川公安还突出防控结合,充分运用“警格+网格”,建立“街道、社区、网格、楼栋、网络”五级宣传体系,用足融媒体矩阵和“屏、报、网、端”等平台,各级刑侦、治安部门将防盗抢与防电诈同步宣传推进,实现全方位精准宣传。同时,充分发挥治保委员会的作用,民警通过微信群邀请治保员、社区、物业部门、群众共同参与盗窃警情治理工作,组织拍摄宣传视频、制作宣传标语,形成警民共治的强大合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民生小案预防是关键。为此我们将盗抢等传统案件预防与反诈宣传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防范前置,从而降低民生小案发案,更好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银川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大要案侦查大队大队长杨晓军说道。
银川公安做实精准防控指导,以构建平安文化为目标,依托刑侦研判、打击,及时发现民生小案以及辖区治安在防、控、管方面的短板与漏洞,通过发布研判报告、案件通报,召开压降发案周例会、推进会等形式,及时通报辖区派出所、治安等部门,给予精准防控指导,不断提升要素管控能力。同时,围绕“人防、物防、技防”,市县两级刑侦部门及时通报辖区案件发生情况,指导辖区精准开展防控工作,提升震慑防范。依托“塞上枫桥”现代警务机制优势,走好“专群结合、警民共治”新路子,全市共打造各类群防群治队伍497支,并充分发动保安员、保洁员、物业管理员,当好社区防范的“消息树”,进一步提升防范能力建设。聚焦特种行业,用活用好《公安提示函》,助力行业监管,完善“全周期闭环”监管模式,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
如今,银川公安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小案不小办”的担当与决心,为百姓筑起坚固的平安防线,让民生小案在法治阳光下无处遁形,让百姓生活更加安心、舒心。(郎中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