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7/02 10:10:21

闸西村“光明传承”庆七一:一盏路灯照见青年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字体:

7月1日,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闸西村13组的“先锋路”上,148盏太阳能路灯在晨光中次第熄灭——它们刚完成又一个夜晚的守护。这场以“光明传承”为主题的庆七一活动,将青年入党积极分子蔡琳娜的故事推向聚光灯下:她用6万元积蓄点亮家乡夜路的善举,不仅让全村主干道告别黑暗,更带动起一场涵盖安全治理、全民参与的乡村文明升级。

六万元积蓄点燃的光明火种

图片1.png

“2023年秋天,琳娜找到我,说‘书记,张爷爷秋收时摸黑摔跤了’。”闸西村党总支书记徐连凤的致辞揭开故事序幕。彼时,刚考入上海青浦国税局的蔡琳娜,将工作攒下的6万元全部投入,在13组道路竖起24盏太阳能路灯。“这孩子从河口镇政府考到上海,200人里只录了她一个,行李里却全是给村里老人们的东西。”父亲在代女发言时眼眶泛红。

从河口镇于港初中时揣着指甲刀去敬老院的“雷锋式好少年”,到将首月工资投入母校“诚毅公益基金”的青年入党积极分子,蔡琳娜的公益基因早已深植。活动现场播放的采访视频中,13组村民王大妈指着路灯感慨:“以前送孙子上学要打手电筒,现在路灯亮到凌晨,冬天五点出门都不害怕。”在她的带动下,6位村民相继自掏腰包,村党总支牵头成立“路灯护卫队”,最终实现148 盏路灯覆盖全村主干道,事故率同比下降100%。

图片2.png

从“一盏灯”到“安全网”的治理升级

“路灯亮了,安全意识不能松懈。”如东县公安局洋口派出所民警钱黄钰卿的安全宣讲成为活动焦点。她展示的本地案例触目惊心:某村因夜间会车使用远光灯导致事故。“路灯不是安全保险箱,正确使用灯光、控制车速才是关键。”她现场演示农村道路夜间会车灯光切换技巧,讲解雨雾天气行车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太阳能路灯照明范围有限,转弯处必须减速鸣笛。”

图片3.png

闸西村村委会副主任贾旭东的“微党课”则将光明与党建结合:“路灯的光要亮,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心更要亮。”他透露,村“两委”已将路灯安全维护纳入“红色网格”管理,每个网格配备2名党员安全员,定期检查灯杆稳固性、线路老化情况,形成“发现隐患 - 24小时整改”的闭环机制。

全民接力中的光明传承

在蔡琳娜的引领下,党员李志华主动捐助18盏路灯,企业业主周林林当场承诺捐赠20盏。“看到年轻人带头,我们老党员更要跟上。”李志华的发言引发共鸣,全体党员集体宣读誓言:“愿做光明传递者,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家乡建设。”8组村民陈大爷在采访中激动地说:“以前夜里货车过村路总怕剐蹭,现在路灯下看得清清楚楚,去年秋收运输没出过一起事故。”

图片4.png

活动尾声,10余名孩子在“光明传承牌”下挥舞画笔。11岁的李昊阳在手抄报上画下路灯与党徽,配文:“蔡阿姨的灯照亮了路,党徽照亮了心。”这些作品将在村文化礼堂展出,成为“光明课堂”的教材。当全体人员在党旗下合影时,新竖起的路灯杆上 “安全出行”警示牌与“光明传承牌”并列而立,恰似闸西村“照明 + 安全”双轮驱动的乡村治理新图景。

图片5.png

“一盏灯能改变一条路,一条路能影响一个村。”党总支书记徐连凤的总结道出活动深意。从蔡琳娜个人善举到全村安全治理体系的建立,闸西村的“光明传承”不仅是对建党104周年的献礼,更勾勒出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党员引领、群众参与、安全托底”的生动样本。(陶顾杨 徐连凤 吴蓉)

【责任编辑 -王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