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驻县综治中心调解室内,一起租赁合同纠纷在速裁法官和综治中心调解员共同调解下得以圆满化解。
6月17日,洪某来到乐东综治中心引导受理区寻求帮助。原来,他与某公司签定《消费帮扶专柜管理服务协议》,安装消费帮扶专柜用于销售消费品,约定租期2年,租金40000元。洪某先后分两次向某公司负责人简某转账4万元,并满心期待对方按约定交付帮扶专柜,可左等右等,专柜没见到,钱也打了水漂。洪某多次找该公司负责人简某协商退款,简某嘴上答应得痛快,行动上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拖延。洪某实在没辙了,便到综治中心询问如何化解矛盾纠纷。
综治中心了解洪某的诉求后,认为案件事实清楚,矛盾症结明晰,适宜通过调解方式快速化解纠纷。于是,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派驻法官,一场 “调解接力赛” 迅速拉开帷幕。法官拿到材料后,认真细致研究合同条款,又分别找洪某和简某唠家常、问情况,很快就摸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双方对该退款的事实没有争议,但就还款时间无法达成一致。调解起初,洪某一提起简某的“赖账”行为就火冒三丈,简某则低头不吭声,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避免双方矛盾激化,法官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化身 “和事佬”,耐心地劝说道:“咱们先调解,不要伤和气!打官司费时费力,不仅要花时间准备材料、跑法院,还得支付不少费用,就算赢了官司,后续执行也麻烦。要是能在调解阶段解决,对你们都好。” 法官还结合具体案例,给简某算了一笔 “成本账” 和 “信誉账”,让他明白拖欠退款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还会影响公司声誉。最终,在法官的一番劝说下,简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意于2025年7月10日前将40000元退还给洪某,当场签订调解协议并进行司法确认,该起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据介绍,该案的成功调解,是乐东法院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生动实践,也是人民法院推动诉讼服务在县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为群众解决问题提供高效司法服务的有力表现。下一步,乐东法院将充分调动调解员、社区工作者等基层解纷力量,把调解组织网络织得更密、更牢,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为基层治理注入更多法治力量。(云淇 夏高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