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6/27 14:05:30

宁夏中宁公安:警察蓝守护枸杞红,护航“红色产业”丰收季

字体:

六月的宁夏中宁,大地被热浪笼罩,却也迎来了枸杞产业最为火热的丰收时节。红宝石般晶莹剔透的枸杞果挂满枝头,田间地头、交易市场里人头攒动、车流不息,一片繁忙而充满希望的景象。在这片承载着致富梦想的土地上,中卫市中宁县公安局构建的联动护航机制,已成为保障枸杞产业健康发展的坚强后盾。

破题:聚焦产业老痛点 创新护航新机制

“每年的6到9月就是我们的‘大考季’。”中宁县公安局局长花铎感慨道。枸杞采摘期,大量采摘工短期涌入,运输车辆激增,随之而来的劳务纠纷、侵财案件、交通事故等风险陡增,传统警务模式难以精准覆盖枸杞产业全链条需求。 

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策。面对枸杞采摘期独特的安全管理需求,中宁县公安局主动破题,创新推出联动护航机制。整合派出所、交警、特警力量,采取“车巡+步巡”“晨巡+日巡”相结合的方式,将治安触角延伸至每一片枸杞地、每一个交易点,在重点区域和交易高峰时段,打造的一套集“快速响应、多警联动、源头化解”于一体的实战化运行体系。

协同:多警种攥指成拳 守护全链条安全

联动护航机制的核心在于高效协同。110 指挥中心作为“中枢大脑”,一旦接到涉及枸杞采摘、交易、运输的报警求助,便立即点对点调度距离最近的警力快速响应、及时处理。治安警力与调解力量紧密配合,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舟塔乡康滩村万亩枸杞基地,曾发生过一起因采摘质量引发的争执,眼看就要升级。种植户老马拨打 110 报警后,指挥中心迅速指令舟塔派出所民警处警。不到 10 分钟,警车便出现在枸杞地头。民警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结合当地采摘惯例和公平原则,经过半小时的释法说理和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避免了冲突升级。枸杞采摘期以来,此类纠纷现场调解成功率达 98% 以上。

警种联动+侦查中心,快破小案护钱袋。在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种植户张大姐刚卖完头茬枸杞,揣在兜里的1.2万元现金不慎遗失,急得直掉泪。接到报警,110指挥中心迅速响应。指令附近巡逻的特警队员第一时间到场保护现场、安抚情绪;视频侦查中心同步调取市场及周边监控;城关派出所民警开展走访。经过多警种紧密协作,不到1小时便锁定并找到拾遗者,现金一分不少回到张大姐手中。

疏通保畅+违法查处,致富道路快又好。6月15日清晨,在长山头109国道上,几辆运送枸杞的三轮车与一辆小轿车发生轻微剐蹭,导致交通拥堵。交警大队指挥中心监测到这一情况后,迅速指令长山头中队处理。民警快速勘察、拍照取证,在确认无人员伤亡且责任清晰后,立即引导事故车辆移至路边安全地带,不到20分钟,道路恢复畅通,鲜红的枸杞得以按时进入市场。中宁交通管理大队未雨绸缪,精准研判采摘期车流动态,在通往鸣沙、舟塔、恩和、大战场等枸杞主产区的关键路段开展疏堵保畅工作。同时加大对超员超载、酒驾醉驾、“三超一疲劳”、一盔一带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回响:红色效益暖民心 平安筑基促振兴

联动护航机制运行以来,成效显著。2025年涉及枸杞警情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群众求助类警情现场办结率达98%,道路通行效率提升20%。这份守护,转化成了群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过去一到枸杞采摘期就提心吊胆,怕采摘工闹事,怕经济纠纷,怕路不通。现在好了,有事一个110,警察同志来得快、办得妥!”这份安全感,正是中宁枸杞产业蓬勃发展的坚实底座。来自北京的客商刘经理也表示:“中宁的治安环境和交易秩序让人放心,我们更愿意来这里长期合作。”

流动于枸杞田间的警察蓝在烈日下熠熠生辉,它无声而庄严的承诺是:只要枸杞还在杞乡大地上红下去,人民公安的守护就永不退场。(薛荣)


【责任编辑 -余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