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组织干警开展跨域执行行动,远赴河南省开展执行工作。在当地法院及派出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干警们以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调查核实财产线索,细致耐心进行释法说理,促成一起涉企执行案件达成和解,彰显了司法权威与温度。
执行遇阻:被执行人消极应对致案件推进停滞
内蒙古某科技公司申请执行河南某公司合同纠纷一案进入执行程序后,干警迅速启动网络查控,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进行摸排,遵循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对财产依法采取查封措施。干警多次通过电话沟通,督促被执行企业法定代表人秦某尽快履行法定义务。秦某声称在外省市,同意到法院协商解决纠纷,但约定日期届满,秦某并未配合执行,且屡次以在外地为由拖延执行。
跨域破局:异地执行促成案件和解收官
为切实保障申请人正当权益,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清水河法院执行局局长组织干警,跨越上千公里,到被执行企业所在地河南省获嘉县开展工作。通过当地不动产中心、税务局、工商局等对被执行企业信息进行调查,掌握到被执行企业有大量资金往来,显示该企业尚在正常经营。炎炎烈日之下,干警们看到调查成果,不禁拂去鬓角汗水,露出欣慰笑容。
掌握这一有力讯息后,干警们在获嘉县亢村派出所的协助下,找到被执行人企业法定代表人秦某,并在获嘉县法院执行局的支持配合下,在该院执行指挥中心对秦某进行约谈。执行法官向秦某告知相关法律义务,释明有财产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深入剖析利害关系,规劝其尽快履行案款。经过数小时的耐心沟通,秦某家属筹措了10万元,并由其子作为担保,承诺剩余案款在两月内分期履行。该案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达成和解。
本次跨域执行行动通过多部门联动协作,既高效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又为涉企案件化解提供了 “跨域和解” 的实践样本,切实以司法温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动能。下一步,清水河县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跨区域执行协作机制,以更务实的举措提升执行质效,让司法公信力在 “打通执行最后一公里” 中持续彰显,为维护市场主体权益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司法保障。(许众杰 范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