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万元人工工资欠款还不了到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天北新区夏哈拉社区居民陈某某感觉到自己像在坐过山车一样。5月18日下午,走进第七师胡杨河市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综治中心大厅人民调解窗口,陈某某才如梦初醒,感谢的话脱口而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22年,陈某某在建筑工地务工,其间,建筑工地刘老板以微信的方式分5次给陈某某支付务工费用14000元。截止2025年1月份,刘老板还欠陈某某务工费用191500元。工程结束,刘老板给韩某某打了一张165000元的欠条,此后再无音讯。无奈之下,陈某某等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于4月2日上午来到综治中心大厅人民调解窗口反映此事、述说诉求。了解情况后,调解员一边耐心倾听陈某某的意见和诉求,稳定其情绪,一边根据陈某某提供的手机号码给刘老板打电话。
下午,在综治中心大厅人民调解窗口,因双方当事人争议大,调解陷入僵局,在多次调解未果的情况下,调解员找准双方矛盾焦点后,釆取聊家常、“背对背”调解方式,从情出发稳定双方情绪,从法出发解释事情性质,从理出发达成调解协议,综合考虑多项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情理法相融,分别对刘老板和陈某某进行心理疏导,启发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援引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释法析理,引导、疏解双方当事人内心的心结,一点一点解决当事人之间的隔阂,由刚进门的剑拔弩张到现在的侃侃而谈,双方都恢复了笑容,一桩纠纷得到圆满化解。双方在调解员的见证下签订了书面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强化依法解纷
带着感情和责任解决好辖区内居民群众关心事,今年初,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司法所启动“解忧促忧”为民服务活动,选派人员入驻天北新区综治中心,在矛盾纠纷化解实践中,司法所不断探寻解忧“密码”,推进司法工作、综合治理、为民服务工作规范运行,擦亮司法所“和为贵”矛盾纠纷调解品牌,为矛盾纠纷化解提质赋能,推动矛盾纠纷“化早化小”。
“谢谢你们,多亏了你们不厌其烦地努力做工作,化解了这两年我心中的烦恼。”3月27日下午,顺利拿到物业服务费的天北经开区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涂总向司法所工作人员表达了感激之情。
事情还要追溯到2023年,小区住户刘某某共拖欠物业服务有限公司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物业服务费3504元,违约金1959元,两项合并共计5463元。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在多次上门催刘某某结清物业服务费无结果的情况下,到天北新区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寻求法律帮助。
案件受理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梳理案情,调查走访,寻找最佳方案。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准确总结争议焦点,围绕焦点多角度、多层次、多主体充分发问,釆取背对背方式,分头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了解真意,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艰难沟通,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刘某某当场通过手机向涂总支付拖欠两年的物业服务费3504元,双方握手言和,一起跨度两年的纠纷,在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得到了圆满解决。
一面锦旗 “双倍”肯定!来给司法所点个赞
群众无小事、细微显真情。今年以来,天北经开区司法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紧盯和居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谱写一件件暖心事。
锦旗连连,群众的认可藏不住啦!今年1至5月份,天北经开区司法所收到锦旗6面。司法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调解力量下沉,运用源头化解、就地化解、线上化解、诉源化解等矛盾纠纷,在纠纷排查和矛盾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同居民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使居民群众戒备来、轻松走,怨愤来、满意走,误解来、理解走。真正做到来有问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确保调解案件有人管、有着落、有回音。在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司法所坚持做到以案释法,提升群众的法治思维,工作人员树牢以居民群众为中心的思想,始终把居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发挥人民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第一防线”作用,建立矛盾纠纷当事人事后回访制度,及时了解纠纷处置结果与当事人事后思想动态,防止矛盾反复升级甚至激化,切实防范化解脱离群众、动摇根基的风险。
给天北经开区司法所送锦旗的王某某拿着赔偿款激动地说:“调解员帮助把矛盾纠纷化解了,我们还学到了法律知识,真让人心服口服。”
秉承“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宗旨,在宣传教育、走访入户过程中,调解人员把“人不伤心不落泪、民无委屈不诉求”作为调解矛盾纠纷的出发点,用“滴水穿石”的工作韧性,消除法治宣传教育的“盲区”和“死角”,“法治之声”传遍街巷院落、波及企业商铺。工作人员把法律“硬道理”变为“家常话”,围绕以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法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定期入户开展法律知识和政策宣传,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对居民群众反应的问题耐心解答,组织调解能手走入重点家庭,及时了解思想动态,讲解宣传各类政策,第一时间开展思想疏导,帮助实现“事心双解”。
组团入驻 联动运作 “一站式”受理 一揽子调处
“您好,我们的合同想麻烦您帮忙把关。”“我们想跟民营企业公司合作,不知道现在天北经开区有没有具体的优惠政策?”4月1日,师市司法局选派专业律师团队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入驻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综治中心工作的当天,就开始受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现场为居民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对接指导纠纷调处。
当日,农民工张某某来到天北经开区综治中心寻求帮助。2024年,张某某受徐某某雇佣,在126团、128团等施工单位工地干泥瓦工,工程完工后徐某某拖欠张某某工资 62268元,当时仅出具欠条一张。2025年期间,张某某多次向徐某某索要被拖欠的工资未果,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张某某来到综治中心寻求对提出的劳务合同纠纷一案申请法律援助。师市司法局入驻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到申请后,一边安抚张某某情绪,一边耐心听取张某某陈述整个事情经过,一边仔细审查张某某提供的材料信息,确认其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决定给予张某某法律援助,并将在审核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安排合适的承办律师。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绘就平安新画卷。走进1786平方米的天北综治中心,宽敞明亮、布局合理、指示清晰,让入访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现代化“法律超市”。群众接待、权益维护、矛盾纠纷调解、公共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疏导……大厅内的每一项民生服务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路线图”,就像是供居民群众挑选的“法治商品礼包”。师市司法局选派专业律师团队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入驻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不仅对口受理居民反映事项,还为群众提供“点单”服务,把人心护“暖”,引导居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要依法办事,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五月的天北,草木吐绿、春意盎然。带着笑脸,居民孙永军又来到了天北新区玫瑰园综治中心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处。“杨某某欠我们的110000元钱都已经两年了,经常找不到他人,今天早上综治中心人民调解窗口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说已经联系上了在南疆的杨某某,杨某某承诺今年5月份先还70万元,剩下的余额年底之前全部还完,感谢你们!”居民曹永军说。
“进一扇门、解万般事”。目前,随着天北经开区综治中心成为服务更多群众的窗口、化解更多矛盾的前沿,“有矛盾就找综治中心”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这里,被居民群众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为民办事超市”,也是居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截至5月中旬,天北新区调委会已通过“调确衔接”机制化解商事纠纷10件,涉案金额超305万元。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逐年上升,群众对矛盾纠纷化解满意度实现连升。(赵建新 胡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