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西群山环抱的利川市,每天有近千辆客运车辆穿梭于险峻的武陵山间。在车轮滚滚的客运线上,湖北省利川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57岁的老民警杨铧,7年如一日,用自己“藏蓝”身躯守牢客运交通安全防线。这位两鬓微霜的老党员始终以“安全为天”,常年摸爬滚打坚守在客运交通安全管理第一线,用满腔热血,用艰辛和汗水浇筑客运交通平安画卷。
规范建档:把客运管理台账做到极致
走进利川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靠西北处的一角有两间简陋平房,这里就是杨铧每天工作的地方。
平房虽然年久失修,但办公场收拾得干干净净,座椅擦得透亮。特别是摆放在文件柜里那一沓沓客运车辆管理登记档案,更加引人注目。随手抽出一本查阅,里面班线客车、旅游客车、校车等重点车辆日常监管都一笔一笔清晰记载,一目了然……
杨铧检查客运车辆
2018年,杨铧被安排从事客运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刚接手客运监管时,杨铧面对的是22家运输企业、1000余台客运车辆、1200余名驾驶人分散管理的困局。
“没有搞不好的工作,没有干不成的难事。”杨铧面对新的工作岗位“较劲”。
他迎难而上,每天带领同事起早贪黑,结合“一企一警”管理制度深入企业源头,排查车辆逾期未年检、逾期未报废、违法未清零等重大安全隐患。根据摸排得到的信息逐企、逐车、逐人建立规范登记台账。做到每企运营车辆情况清,底数明,让每台客运车辆巡查有痕迹,运行有记载,违法有提醒。
一次,某旅游客运企业中途更换了驾驶人,企业也未向交警部门报备。
“安全不是‘儿戏’,驾驶人‘聘用关’一定要守牢!”杨铧发现后,严厉批评了企业负责人。同时对该台客运车辆从业人员作了重新登记。
正是这种规范管理,把台账做到极致的工作作风,大队客运管理工作经验常被借鉴,多次受到上级管理部门好评。
培训课堂:把“安全种子”播种在心田
“客运企业不仅要落实日常监管职责,还要经常关注驾驶人思想动态,及时掌握情感、债务纠纷等信息,确保每台客运车辆安全生产,平安运营。”今年五一前夕,在腾龙旅游客运公司,民警杨铧利用晚间休息时间,组织驾驶人上交通“安全课”。
为了让安全“警钟”长鸣,交通法规入脑入心,杨铧带领中队民警辅警,常常加班加点到深夜,精心组织课件,深入辖区“两客一危一货一校”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大培训。利用典型客货车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成因,违法风险,将交通安全法规根置于每位驾驶人心田,进一步提升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守法意识,防范意识。
杨铧给驾驶员培训
客运驾驶人老李回忆,在今年春运途中,为了多抓收入,当时很想把几位返乡农民工超员带回家中。但脑海中突然想到民警杨铧在培训课堂讲解的超员超载带来的危害,面对乘客的招手他婉言拒绝。
“掉饭碗的事肯定不能干,安全第一!”车上,老李对随车乘客说。
据悉,每年春运、节假日,杨铧深入客运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培训、召开安全例会不少于100场次。正是这种不厌其烦面对面,触及灵魂的宣传方式,为全市1000余台客运车辆系牢了“平安锁”,持续实现客运较大交通事故“零发案”,有效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
线上线下:“科技+脚板”丈量平安路
“鄂QXXXXX,你副驾座上未系安全带!”5月10日,杨铧正通过监控平台对一辆班线客运车辆进行实时纠违。这种科技赋能,通过“千里眼”巡查,让客运车辆交通违法无处藏身。
每天上班第一时间,杨铧便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对全市重点客运车辆进行跟踪巡查,及时提醒驾驶人驾车途中接打电话、与人闲聊、疲劳驾驶等交通陋习。
杨铧在开展交通法制宣传
路检路查,是守好客运交通安全关键一环。5月12日,在318国道一处临检点,骄阳下,杨铧坚守在卡点上检查过往班线客车。藏蓝身影与苍翠山色融为一体,阳光照耀着他警服上佩戴的党徽,映照出这位老民警担当和作为。在这条没有终点的守护之路上,杨铧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用脚步丈量着平安路。
“藏蓝”一身,忠诚无限。还有三年就要退休的杨铧没有选择“躺平”。山路弯弯,客运站场,都留下他平安躬耕的足迹,这位客运上的“安全卫士”,依然在深情守望……(陈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