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5/13 08:22:14

河南省邓州市法院:帮缴电费竟成盗窃契机?判刑!

字体:

2025年年初,河南省邓州市某镇居民陈大娘来到银行取款,竟发现自己卡内钱竟不翼而飞,后通过银行卡流水发现自己银行卡内的资金被陆续转移,陈大娘百思不得其解,卡在自己手里,钱怎么就没了呢?

2024年7月,同村亲属李某某在陈大娘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帮助陈大娘支付电费时获取其微信密码,后将陈大娘的微信登录至自己手机上,陆续多次盗窃陈大娘微信中的钱,用于自己的日常开支。经查,李某某共盗窃陈大娘微信中钱财共计人民币一万余元。案发后,李某某赔偿陈大娘损失,并取得其谅解。

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盗窃罪。被告人李某某案发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且自愿认罪认罚,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可以从轻处罚。法院最终综合被告人李某某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三千元。

法官提醒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扫码支付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的特点,以帮忙操作为名实施盗窃行为。本案中,被告人正是通过假借帮助缴费之名,非法获取被害人账户信息实施盗刷。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法官特此提醒:1.妥善保管个人移动支付账户信息,切勿轻易将手机交由他人操作;2.定期查看账户交易明细,及时发现异常交易;3.如遇账户异常情况,应立即联系支付平台冻结账户,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4.建议子女多关心家中长辈,帮助其掌握基本的移动支付安全知识。

移动支付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希望大家都要提高警惕,共同筑牢财产安全防线。(何红颜 朱小旭)

【责任编辑 -胡东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