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到旱季,挑水要走几里山路,现在家门口就有清泉!”看着新建的蓄水池汩汩流出山泉水,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石桥镇田坪村四组村民王大爷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一改变,源于石桥镇田坪村通过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以“干部带头+群众参与”模式破解饮水难题的生动实践。
民声直通:议事会上听“渴”声
在陇南市礼县石桥镇田坪村的民事直说议事会上,村民张大率先发声:“咱们组地势高,今年又干旱,水管经常断流,能不能修个蓄水池?”这一提议引发共鸣。村两委立即将“解决四组季节性缺水”列入民事直说重点事项清单,镇村干部组成专班实地勘察,发现受地势和天气影响,四组供水压力和水源不足导致供水时断时续,难以满足四组村民需求。
多元共治:三级联动破难题
支部领办定方向:村党支部牵头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向上争取材料+群众投工投劳”方案,通过“村民说事群”和线下开会发动捐款,支部书记田补顺和副主任田栋中率先带头捐款各1000元。群众主体显力量:四组村民自发成立“护水志愿队”,20余名青壮年主动参与开挖地基,留守妇女组成后勤组送水送饭,组内村民积极参与捐款达2.63万元。在蓄水池修建过程中,村民自发邀请技术员进行指导,采用“分级过滤+防冻设计”,确保水池冬季正常供水。
暖心成效:一池清水润心田
历经45天奋战,100立方米的新蓄水池竣工投用。村民不仅告别“看天吃水”历史,更自发制定《用水公约》,成立管护小组。“没想到我们老百姓的建议真能变成实事!”村民李婶在竣工仪式上感慨。
陇南市礼县石桥镇田坪村通过“四议两公开+民事直说”双轨议事,有效解决了用水难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下一步,石桥镇将继续紧盯乡村发展问题短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为载体,建立健全乡村治理长效机制,组织群众积极参与乡村管理,全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张 锋 夏天东 刘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