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非遗邂逅现代禁毒教育,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月2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小塘村非遗工坊内,一场以“非遗技艺传匠心 禁毒理念润心田”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沉浸式非遗体验开创禁毒教育新模式。
在扎染、麻编、画扇等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50余名学生与社区居民将禁毒元素巧妙融入传统手工艺创作。自治区级扎染传承人王语晗带领学员制作出禁毒主题布袋,通过靛蓝纹样锁住绽放的罂粟花图案,袋身“健康人生”字样与提手处“拒绝第一口”刺绣形成视觉警示。
“扎染讲究‘约束成花’,人生亦是如此——唯有守住底线,方能绽放精彩。”王语晗边示范边阐释艺术与禁毒的共通哲理。
在书画创作区,本土书法家闫启军挥毫写下原创禁毒诗词《禁种铲毒齐行动》,学生们则在素扇上绘就“无毒青春”主题作品:既有青绿山水间凋零的罂粟警示画,也有对比强烈的“健康人生与毒品深渊”漫画。活动现场,麻编工坊负责人虎翠霞指导编织的“杞羊羊”禁毒卡通格外醒目,这个手持警械的宁夏禁毒形象,通过传统绳结技法传递铁腕禁毒的决心。
值得关注的是,非遗工坊已发展成为特殊群体就业帮扶基地。两年来,王语晗通过“技艺传承+订单回收”模式,累计为40余名戒毒学员、村民及残疾人提供扎染技能培训,既传承非遗文化,又铺就“家门口”就业之路。
月牙湖乡社区戒毒康复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共创作禁毒主题非遗作品120余件,后续将作为社区宣传载体持续发挥作用。“让非遗技艺赋予禁毒教育温度,使‘健康人生’理念真正入脑入心。我们将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的融合路径,织密全民禁毒防护网。”该负责人说。(樊彦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