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4/30 15:05:24

浙江湖州:反诈牵手非遗 南浔何以出圈

字体:

当非遗文化遇上公安反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2025年“浙里青年说反诈”主题开放麦全省巡回宣讲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古镇拉开序幕。现场,刚柔并济的练市船拳表演融入反诈宣传,赢得游客阵阵掌声。

全省反诈巡回宣讲活动为何选择在南浔启动?当反诈牵手非遗,南浔何以出圈?答案就藏在一个个非遗项目与反诈宣传的巧妙融合中。

四月的南浔古镇,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涟漪。河面上,游船往来穿梭;河岸边,游人放慢了脚步。

当天,在古镇大剧院广场前,15个反诈主题集市摊位依次排开,这些摊位涵盖南浔区各镇街、机制办成员单位。集市上,“反诈定胜糕”“反诈馅饼”“反诈三道茶”,让游客一边品尝非遗美食,一边沉浸式学习反诈知识。

从上海到南浔来旅游的王阿姨说,这是她第一次看见反诈和非遗的结合。“以前总觉得反诈宣传就是看看传单、听听讲座,比较枯燥。但今天这个集市里有‘反诈湖笔’‘反诈定胜糕’,让我眼前一亮。”

8D313336@36A41538.622A106800000000.jpg

来自南京的刘先生说,自己身边就有人接到过诈骗电话,还被骗了钱。“如果他之前能参加这样的活动,说不定就能避免损失。我觉得这种活动应该多办,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大家都提高警惕,骗子就没那么容易得逞了。”

反诈集市不远处,便是省级“金牌反诈宣传角”——南浔古镇反诈工作站,这里的非遗馆常举办“当反诈遇上非遗”直播等非遗专场反诈宣传活动。剪纸、书法、篆刻、拓版印刷、糖画、麦秆画、投壶以及定胜糕等非遗技艺多次亮相。

南浔古镇作为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非遗项目承载着数百年来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集体记忆,构成了南浔独特的文化肌理。绫绢织造的精湛工艺、湖笔制作的严谨工序、船拳武术的刚柔并济,无不体现着南浔人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和对生活的智慧理解。“我们将这些非遗技艺与反诈工作巧妙结合,不仅为反诈宣传注入了创意,也让非遗文化更加贴近群众。”市公安局南浔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善琏湖笔的一堂制作体验课上,参与者一边学习传统制笔工艺,一边通过笔杆雕刻记忆反诈要点,知识获取与技能学习同步完成。“湖笔制作与反诈宣传结合,既彰显了湖笔‘择毫而制’的匠心精神,又传递了‘择善而信’的反诈理念。”善琏派出所民警说。

善琏湖笔上刻上反诈标语,双林绫绢设计反诈主题,练市船拳融入反诈情景剧……“反诈”与“非遗”的跨界融合,让反诈宣传有了更多的新意。

“南浔的每一个镇街,都有各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南浔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依托南浔古镇和18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文化底蕴,打造了具有南浔辨识度的反诈宣传品牌“当反诈遇上非遗”,创新推出反诈周边,将“游客流量”变为“反诈力量”。

2C0109CF@76A5494E.622A106800000000.jpg

在“中国淡水渔都”菱湖镇,每年都会举办“渔文化”民俗节,菱湖派出所创造性地将反诈宣传与“渔”文化结合,举办“反诈渔歌会”“渔家乐反诈知识竞赛”等特色反诈宣传活动,使反诈防诈与“渔”文化一同烙印在当地百姓的心中。

朱军民是南浔区旧馆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的传承人,曾在荷兰德伦特省举办麦秆画个人画展,著名作品《麦秆山居图》成为旧馆非遗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代表作。热心社会公益的朱军民,结合反诈宣传元素创作麦秆画,给反诈宣传赋予艺术文化气息并成功“出圈”,收获了满满的“反诈”流量。

当“反诈”遇上“非遗”,非遗传承人成为反诈宣传的“意见领袖”,非遗工坊变身为反诈教育的“实体课堂”,非遗产品转化为反诈知识的“移动载体”。非遗项目所蕴含的集体记忆和社会认同,为反诈宣传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

“欢迎大家进入南浔公安官方直播间,今天,小沈警官带大家游南浔古镇,学反诈知识……”晚上6点40分,南浔公安微信视频号上线直播。

直播中,“小沈警官”沈奇辉结合景区特点,通过典型案件讲解和分析,详细讲解常见的诈骗类型,普及反诈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风趣幽默的互动,让非遗文化和反诈知识传入千家万户,走入了人民群众生活中间。直播时长2小时,在线观看人数近1万。

沈奇辉是南浔公安反诈分中心的一名青年民警,也是一名“反诈主播”。他经常参与南浔古镇“当反诈遇上非遗”集市反诈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帮忙“吆喝”反诈。

35A42C5E@2D7AD427.622A106800000000.jpg

走下直播,沈奇辉又借势创作了“反诈+非遗”系列视频。他将反诈与练市船拳、善琏湖笔、千金剪纸、双林绫绢和孚桑基鱼塘、石淙蚕花等南浔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让“非遗反诈”在短视频平台上成功“出圈”,部分视频播放量超过10万人次。

当反诈宣传穿上非遗的“外衣”,它便获得了更强的传播力和说服力。一位看过练市船拳反诈表演的老人说:“以前听警察讲案例总觉得离自己很远,现在看到熟悉的拳法里演着骗子的把戏,一下子就记住了。”

“非遗是老祖宗的智慧,反诈是新时期的刚需,两者结合反而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南浔区公安局反诈分中心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当地联合非遗传承人开发了十余类反诈非遗宣传活动,线下活动覆盖超50万人次,实现了全区电诈案件受理数、损失数、重大案件数同比下降,破案数、抓获数、追赃挽损数同比上升的“三降三升”目标。(王琪)

【责任编辑 -龚山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