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睛被医院耽误了,他们必须得赔钱!”患者王某情绪激动地控诉。一年前,他因糖尿病引发的视力模糊入住甘肃省兰州某医院。
一段时间后,因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出现病情加重现象,王某转院治疗,但一只眼睛失明的结果已无法挽回。转院治疗后,王某坚信是首诊医院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要求赔偿。而院方则坚称诊疗方案及过程合理,并无过错。双方协商无果,王某遂向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法官按照诉调对接机制将该起纠纷推送至城关区综治中心。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发挥“专家调解员”优势,出具了专家意见书,认定某医院对王某的病情恶化应承担部分责任,但某医院却对此提出异议。
因双方分歧较大,第一次调解失败。
在调解员的努力下,双方同意启动新一轮调解。凭借专家意见书和司法鉴定结论,调解员与双方当事人多次沟通,阐明争议焦点,提出解决方案。
最终,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法院随即出具司法确认书,该医患纠纷在一个月内快速化解,赔偿金按时打到了王某的银行账户上。
为解决法院案多人少、群众反映诉求多头跑的问题,城关区综治中心充分整合资源,实现了综治中心和矛盾调处、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诉讼服务、检察服务、社会心理服务“七中心”融合。
城关区综治中心成立15个类型化调解室,对线上线下受理矛盾纠纷精准分流调解,为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法律咨询、公证、司法确认、诉讼立案、法律援助等服务,实现了对各类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的“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2024年,城关区综治中心累计接待群众13000余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325人次,法律援助649人次,办理公证业务817件,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科普讲座42场次,心理危机干预137人次。
其中,成功调解诉前民商事案件2.5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61.6%,纠纷类警情8117件,化解率99.1%,信访类矛盾纠纷199件,调解成功率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