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4/28 10:40:45

“四网融治”织就法治经纬——记甘肃省酒泉玉门老市区司法所所长王笑柳

字体:

在甘肃省酒泉玉门老市区纵横交错的街巷里,总能看到一个精干利落、步履匆匆的身影。司法所所长王笑柳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7·10运费纠纷调解进度”“3·15普法进企业方案”等事项,10多年如一日用脚步丈量法治经纬,创新构建“四网融治”工作体系,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戈壁油城生根开花。

创新实践谱新篇

玉门老市区因城市发展转型,弱势群体多,各种矛盾纠纷纷繁复杂。自担任老市区司法所长以来,王笑柳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积极投身基层治理,秉持“调解一桩纠纷就是守护一方平安”的朴素理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10多年司法行政经验转化为“化干戈为玉帛”的调解智慧,创新构建“四网融治”工作机制,推动政法专业化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以“党建+法治”织密组织网,吸纳10名老党员组建“银发调解队”;以“线上+线下”构建服务网,利用“多元调解”小程序处理纠纷41件;以“专兼职+志愿者”打造人才网,培育“法律明白人”73名;以“预防+化解”筑牢防线网,建立重点领域风险研判机制。

面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隐患,她坚持“防微杜渐”工作法,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竭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前端、化解在争议源头、解决在事发当地,用法治防线为平安油城筑起和谐基石。

12.png

13.png

多元融合匠心调

在2024年那场牵动70辆运煤车的群体性纠纷中,王笑柳展现出独特的调解智慧。涉事三家公司相互推诿,不及时支付运费,拖欠费用达120余万元,老市区管委会陆续接到大车司机的投诉,还有部分大车司机到涉事公司存煤现场讨要运费,存在较大的群体性上访隐患。面对三方推诿僵局,她和北坪派出所的民警连续72小时往返穿梭于停车场、储煤场和三家涉事公司,用“三面镜子”工作法破解困局:望远镜——参考近三年各地同类案例12件,绘制运费结算风险图谱;显微镜——逐车核对GPS轨迹与运单数据,锁定关键证据链;多棱镜——组织“模拟法庭”还原纠纷场景,让民法典第509条在角色扮演中深入人心。当她带着三方签名的结算付款协议走出调解室时,晨曦正洒在储煤场上,70多位司机师傅自发列队鼓掌,这场历时1个多月的调解纠纷,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日常工作中,王笑柳心中始终把司法所与法庭、社区调委会之间的密切对接设置为“通话状态”,定期交流对诉前案件的分析研判和有关工作信息,邀请办案经验丰富的法官对人员调解员进行“对症下药”式业务培训,充实诉前调解力量。2024 年以来,老市区司法所共接收油田法庭分流案件63件,调解成功39件,涉及金额280余万元。

14.png

15.png

温情帮教助新生

加强特殊人群教育管控,是主动创安创稳的关键举措,也是司法所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矫人员,她创新“三原色”帮教体系:组织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重走石油会战之路,在帮教人员思想深处植入红色基因;协调油田及园区企业设立公益岗位,为帮教对象开通就业安置绿色通道,近三年累计帮助16名社矫对象和刑释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联合社区开设“心灵驿站”心理辅导室,引入EAP帮助计划,为社矫对象和刑释人员纠正认识偏差、帮助调节情绪打造了蓝色港湾。矫正人员周某在她的帮扶下,从失足青年成长为企业部门负责人,主动申请成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志愿者。这样的蜕变故事,在老市区司法所的档案室里比比皆是。

16.png

17.png

普法护航促和谐

围绕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举办社区居民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激发居民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提升社区居民的法律素养。聚焦企业合规经营需求,邀请资深律师走进企业,结合企业所属行业特点,分析常见的法律风险点,如合同纠纷、劳动法律问题等,开展法治体检和法律风险防控专题讲座,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应对策略;讲座结束后,进行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为企业解答实际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帮助企业完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在王笑柳的推动下,老市区建立起“15分钟法治服务圈”,社区调委会年均化解纠纷350件,成功率98%;培育二级人民调解员7名,连续多年未发生因调解不及时引发的越级上访和民转刑案件。

当企业负责人送来“法治护航排头兵”锦旗时,王笑柳正在整理新的普法教案。她说:“每化解一个纠纷,就像疏通一口油井;每调解一起矛盾,犹如保障一次输送。法治建设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18.png

22.jpg

20.png

21.png



【责任编辑 -樘嘉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