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公安局反诈中心与地区邮政管理局就寄递业如何助力反诈工作开展座谈会。
会上,地区公安局反诈中心通报了近期该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例的总体形势,着重指出诈骗分子利用寄递渠道实施犯罪的新特点和新趋势,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了诈骗分子通过寄递包裹夹带涉诈物品的手段,双方就下步工作进行研究。
会议强调,要严格落实寄递安全“三项制度”。要严格实名收寄、收寄验视和过机安检制度,确保寄件人身份信息真实有效并做好信息留存收。重点关注黄金、两卡等疑似涉诈物品邮递,坚决杜绝涉诈物品进入寄递渠道。严格执行过机安检环节,提高安检设备使用率和精准度,及时发现并拦截涉诈物品。要加强从业人员培训。通过建立常态化、系统化的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快递员、分拣员、网点工作人员等一线从业人员参与反诈专题培训,重点提升对涉诈包裹、可疑邮件的识别能力。要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快递行业优势,将反诈宣传融入日常工作,在寄递物流点张贴醒目的反诈宣传海报、摆放宣传资料,向寄件人和收件人宣传反诈知识,提醒群众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要建立健全线索报告机制。一旦发现疑似涉诈包裹、寄件人或异常寄递行为,第一时间向邮政管理局和反诈中心报告,反诈中心将立即指派专人进行核查、劝阻。对于隐瞒不报或故意纵容涉诈行为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下一步,反诈中心与邮政管理局将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互通涉诈线索和案件信息,共同开展分析研判,为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有力支持,努力取得让群众可感可及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