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的第十二届婚姻家事法实务论坛在北京召开,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刘泽正受邀参加论坛并作主旨发言,论文成果收录进论坛论文集。
本次论坛围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及家事诉讼程序实务中的疑难问题,分五个板块展开交流研讨。其中在“家事审判程序探讨”板块中,刘泽正围绕《家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司法适用检视及路径优化——以离婚纠纷为视角》一文作主旨发言,对家事诉讼司法实践中证据规则的适用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优化建议。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未成年人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代秋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肖建国等专家对论文成果进行点评,并给予充分肯定。
论文摘要
家事诉讼证据规则作为调整家事领域司法证明活动的规范体系,呈现出程序法理与人身伦理交叉的特征。本文以离婚纠纷为切入点,通过对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发现现行证据规则在家事司法实践中存在证据偏在与举证责任分配的失衡冲突、证明标准与法官自由心证的扩张冲突、证据审查与认证规则的异化冲突、证据协力义务与依职权取证的缺位冲突等现实困境。通过比较法维度考察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与我国台湾地区在家事诉讼证据领域的实践经验,本文提出证明标准的分层建构、证据协力义务的法律建构、证据审查规则的转型建构、典型案例库网的多元建构等优化路径,以期为推进相关研究和解决实践难题提供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