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4/25 23:55:30

四川公安2024年侦办知产案件千余起 全力护航“川字号”品牌创新发展

字体:

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4月25日,四川省公安厅发布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成效及典型案例。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四川公安环食药侦部门聚焦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坚持强打击、强服务、强治理,共立案侦办知识产权领域刑事案件1066起,移送起诉案件702起,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3553名,打掉犯罪团伙200余个,捣毁犯罪窝点740余处,涉案金额36.7亿元,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精准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四川公安部署了“昆仑”“制胜”“净风”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对犯罪活动实施全链条打击,成功侦破公安部督办及全国集群案件32起、省厅督办案件112起,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应。同时,公安机关还组建了“护品牌”和“雷霆”等专业战队,针对白酒、消防产品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研判,成功侦破多起大要案件。其中,“雷霆”战队侦破案件14起,查获伪劣灭火器7.9万具;“护品牌”战队侦破案件29起,查获假冒白酒4.4万瓶,涉案金额3.5亿元。

在护航“川字号”品牌方面,四川公安开展了“护品牌促发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四川品牌权益的犯罪活动。2024年以来,共立案侦办侵犯四川品牌案件17起,涉及白酒、食品、日化品等,共抓获犯罪嫌疑人67名,打掉犯罪团伙15个,捣毁犯罪窝点34处,为各类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

此外,四川公安还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警务效能,推广“知识产权云警务”小程序,为7655家入驻企业提供线上咨询、线索举报、风险预警等一体化服务。同时,深化警企合作,走访企业114家,建立驰名商标企业名录298家、著名商标名录1540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升服务效能。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义重大,不仅关乎企业利益,更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助力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四川省公安厅环食药侦总队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刘昌都表示:“我们将持续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线,围绕护航民生安全、保障科技创新、守护文化繁荣等方面,始终保持对知识产权领域犯罪的凌厉攻势,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2025年四川公安“4·26”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案例一:“10·16”制售假冒电视机案

【基本案情】2024年10月,成都公安机关根据情报研判发现线索,侦破“10·16”假冒注册商标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8名,捣毁生产、销售、仓储窝点5处,查扣假冒国内知名品牌液晶电视机302台、生产组装设备3套、包材3.1万套,涉案金额3500余万元。

截屏2025-04-25 23.54.46.png

【典型意义】该案打掉了一个专门生产、销售假冒知名品牌电视机的犯罪链条,有力维护了国内知名家电品牌知识产权,彰显了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消费领域假冒伪劣犯罪,助力释放消费潜力的决心,为全力服务保障提振消费工作贡献公安力量。

案例二:“7·10”侵犯少儿图书著作权案

【基本案情】2024年7月,成都公安机关根据省厅下发线索,侦破“7·10”侵犯著作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捣毁销售、仓储窝点7处,查获某系列图书侵权盗版书籍共10种30余万册,扣押涉案电脑3台、私刻各出版社印章10枚,涉案金额1500余万元。

截屏2025-04-25 23.54.58.png

【典型意义】该案有力打击了儿童图书领域盗版侵权犯罪,防止了劣质油墨对儿童身体健康的侵害,有力保护了著作权人合法权益,对公安机关深化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维护儿童图书市场秩序具有指导意义。

  案例三:“5·20”制售假冒白酒案

【基本案情】2024年5月,宜宾公安机关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侦破“5·20”假冒注册商标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8名,捣毁生产窝点5处、仓储窝点3处,打掉犯罪团伙9个,查扣假冒四川名优品牌白酒9992瓶、各类包装材料10万余件(套),涉案金额6000万元。

截屏2025-04-25 23.55.08.png

【典型意义】该案打掉了一个专门生产、销售假冒四川知名品牌白酒的犯罪链条,有力保护了川酒企业的知识产权,促进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彰显了公安机关深化“护品牌促发展”专项打击、持续擦亮“川酒”品牌的坚定决心。

案例四:“10·18”制售假冒日化品案

【基本案情】2023年10月,德阳公安机关根据省厅下发线索,侦破“10·18”假冒注册商标案,截至2024年10月,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捣毁制假窝点2处、仓储窝点5处,现场查获假冒四川知名品牌洗洁精11700余桶,扣押商标标识等包材40000余套、制假设备3套,涉案金额1100余万元。

截屏2025-04-25 23.59.05.png

【典型意义】该案打掉了6个专门生产、销售假冒四川知名品牌伪劣日化用品的犯罪团伙,阻断了假冒伪劣日化品在市场流通,有力保护了企业知识产权,维护了品牌良好形象,对公安机关深化刑事打击、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案例五:“5·16”生产、销售伪劣消防产品系列案

【基本案情】2024年2月,省厅组建“雷霆战队”研判生成线索,组织自贡、南充、宜宾、绵阳、德阳、成都、达州等7地公安机关侦破“5·16”生产、销售伪劣消防产品系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5名,打掉犯罪团伙16个,捣毁犯罪窝点48处,扣押大量伪劣干粉灭火器、消防水带、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和消防泵等消防产品,涉案金额1.52亿元。

截屏2025-04-25 23.59.15.png

【典型意义】该案的成功侦破,捣毁了多个专门生产、销售伪劣消防产品的犯罪网络,涉案消防产品种类繁多,对公共安全危害极大。公安机关组建专业战队,统筹开展集中收网,有力打击了相关犯罪行为,全方位消除重大消防隐患、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切实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邓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