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4/25 12:14:38

山西泽州公安下村派出所:打造全时空在线的“指尖警务室”

字体:

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下村镇,121个“指尖警务室”闪烁在3万多百姓的手机里,11名民警辅警化身“云端管理员”,通过每日300余次高频信息互动,编织起基层治理的指尖警务室。

1.png

近年来,下村派出所根据辖区煤矿企业多、人口居住分散、管理半径大等治理难题,创新搭建“指尖警务室”平台,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推动民警、辅警、长河红警+智慧网格“三警一网”深度融合。“小屏幕”上的治理创新,不仅让矛盾纠纷发现率提升40%,更实现了“民转刑”案件3年零发生。

线上网格精准画像

织密风险防控“一张网”

2024年5月1日清晨,下村派出所接群众报案:辖区商铺现金、香烟等财物被盗,损失超3000元。为快速破案,民警依托“指尖警务室”发动群众参与线索征集。5月2日,网格群内便传来关键信息!某商户上传视频称,发现一辆可疑车辆多次在案发区域徘徊。经民警比对现场监控,确认该车辆即为嫌疑人作案交通工具,随即循线追踪,成功锁定张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通过精密部署,一举破获晋城市范围内40余起系列盗窃商铺案件。

2.png

下村派出所将全镇划分为5大片区、35个数字化网格,每位民警辅警以“一人多群”模式绑定责任区,群众通过网格群即可直通“专属警官”,实现“人在格中巡、事在云端办”的高效响应。在此基础上,依托“指尖警务室”平台建立三级响应机制:常规咨询30分钟内回应、紧急求助5分钟内响应、疑难问题2小时内启动跨部门会商。该机制通过实时收集社情民意,对应生成“红黄蓝”三色风险台账,精准识别家庭情感纠纷、经济债务等潜在矛盾风险。

3.png

自运行以来,“指尖警务室”累计采集基础信息1530余条,成功预警风险隐患360余起,预警准确率达90%,真正让“风险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成为常态。

服务预警双向赋能

打造警民互动“云窗口”

2024年以来,下村派出所为辖区群众和服务对象建立了微信业务办理窗口,为群众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下村派出所副所长时萧介绍说:“微信业务窗口接单后,前台统一受理、后台流转审批,再返回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线上办理还包括居住证办理预约、无犯罪记录证明指引、矛盾调解预约、证件办理绿色通道等,无需大家多次往返窗口办理,节省时间和精力,实现高效便捷。自成立以来,已办结或核查人员信息达500余件。”

4.png

“气象预报4月11日—13日将迎来历史罕见破坏性极端大风。提醒大家请做好以下防护……”

每天上午,下村镇所有“指尖警务室”会准时推送“安全提示”“天气预警”“办事指南”等便民服务帖,这些由民警们精心编制的“指尖干货”,年均触达群众10万次。建立信息发布机制,每日推送安全提示+便民信息、每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每月通报辖区治安动态、即时发布紧急治安预警,实现了7×24小时响应。对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多、法治意识弱等问题,指尖警务室还联动长河红警、老党员、乡贤等人士开展“线上普法课堂”,线上推广反诈、禁毒的安全短视频150余部。

联动共治聚势赋能

构建多元化解“生态圈”

2024年11月上旬,村民牛某与张某因土地边界认定问题引发争议。事发当日,双方通过微信群交流时言语失当,存在矛盾激化风险。村辅警在网上巡查中发现该情况后,立即将相关信息报送至下村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接报后,值班民警李彦成立即联合村辅警,将双方当事人叫至村委会线下调解室。在调解过程中,运用“情感共鸣法”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后经3小时耐心疏导,双方最终达成《土地权属纠纷调解协议书》,成功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和升级。

5.png

下村派出所每天的警情里,纠纷警情差不多占70%。为了让矛盾不上交,按照“网格 + 警格”模式,建立了35个线上线下调解室。创新建立“1个警务室+长河红警、村干部、网格员3支力量+N个职能部门”的“1+3+N”调解机制,将法庭、司法所、妇联等单位纳入“云端调解联盟”,打造“线上说事”“远程会诊”,实现“小事网格调、难事部门联、大事合力办”的调解模式。

2024年以来,通过“指尖警务室”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10余起,摸排出115起矛盾纠纷,成功率96%,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分别下降24%、50%。

“通过指尖互动,让‘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我们将深耕‘指尖警务室’,让主防更有温度,让治理更见精度,让平安更触手可及。”下村派出所所长赵大勇说。

【责任编辑 -赵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