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客在赌博平台上充值,不久后,就接到了自称赌博“代理”的邀赌电话……为牟利,卢某某向网络赌博“代理”贩卖赌客信息,并出售或出租他人手机卡、微信号供其使用。2025年1月23日,经湖北省阳新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卢某某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有谁能查到这个地址的住户名字和手机号?”“这个银行卡的用户电话谁能查?”2022年初,卢某某手机里的QQ群不停地收到类似信息。原来,做零工的卢某某经他人推荐,加了一个“兼职群”,群里主要是提供公民个人的信息查询业务。有人需要查询个人信息,便会在群里发送需求,群里的“上线”看到消息,会回复查询时间和价格,如此,双方达成交易。
2022年10月,网络赌博“代理”赵某(另案处理)添加卢某某的微信,并告知需要查询几个银行卡账户所使用的手机号码。收到订单后,卢某某在“兼职群”发出查询需求,并支付查询费,而后将查询到的信息加价出售给赵某。
“每条信息的查询价格不一样,如果是复杂的,‘上线’就会报价高一些,我自然也卖得更贵一些。”期间,为降低查询成本,卢某某会同时向不同的“上线”咨询查询价格,选择低价进行交易。同时,有些比较难查询的个人信息,也会被“上线”几经转手,高价卖给“客户”。
几次合作后,赵某陆续向卢某某推荐了其他几位“客户”,都是提供银行卡账户给赵某,让其查询所使用的手机号码。“刚开始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查询这些电话号码,后面加我的人越来越多,我才知道他们都是一伙网络赌博‘代理’,主要是为了打电话拉赌客参赌。”与此同时,为增加收益,卢某某还会收购一些他人的手机卡、微信号,出售或出租给这群网络赌博“代理”使用。
2024年3月7月,公安机关在办理一起网赌案件中发现该案线索并立案侦查。同年3月16日,犯罪嫌疑人卢某某被刑事拘留。
该案于2024年7月19日移送至阳新县检察院审查起诉。经查,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为招揽赌客,网络赌博“代理”赵某等人,多次通过卢某某查询赌客的手机号码,并从卢某某手中购买他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卡、微信号用于逃避公安机关侦查。每查一个预留手机号码,赵某等人会向卢某某支付150元至200元不等的查询费,卢某某则找“上线”以80元至100元不等的价格查询,从中赚取差价。另外,卢某某还以500元至600元不等的价格收购手机卡,以200元至300元不等的价格收购微信号,再以一次性买断或出租的方式加价出售给赵某等人。采用以上方式,卢某某累计非法获利15360元。
根据查明的事实,该院认为,卢某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2024年8月16日,阳新县检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卢某某提起公诉。因卢某某此次犯罪为有期徒刑刑罚完毕五年内,系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2025年1月23日,法院对该案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法条链接:什么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该条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任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切勿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检察官提醒广大群众,要树立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提供、分享、丢弃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一旦发现个人信息遭受侵害,要及时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曾甜甜 柯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