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4/24 12:50:22

中国人民大学赵晓耕教授为甘肃省庆阳市两级法院专题授课

字体:

16.jpg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扬甘肃省庆阳市革命老区作为“南梁精神”和马锡五审判方式发源地诞生地的光荣革命传统,落实好省法院“743”总体工作思路和市委的工作要求,4月22日,甘肃省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庆法讲堂”2025年度第二讲专题讲座,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晓耕作专题授课。庆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杨玉龙主持会议并讲话。

17.jpg

赵晓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刑法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马工程”《中国法律史》教材首席专家;中国法律史学会原执行会长、荣誉常务理事;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道家法家与法律文化分会会长;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司法研究会理事。

赵晓耕教授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为题,运用中西方比较、历史分析方法,从法律与观念、语言、信仰等关系、法律文本的批判,法深无善治的思考,法律的人民性等多个维度,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阐述,并对如何传承、发展、弘扬提出了独到、精辟的见解。整场讲座政治站位高,史据资料实,观点理念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思想深度,既立足实际问题,又着眼长远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引性和实践性。

杨玉龙强调,全市两级法院要通过学习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从五千年文化中汲取法治营养,从红色基因中传承和发扬红色法治智慧,在司法工作中实现历史与当代的实践融合,以守正创新的务实态度和举措,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学习成果转化成为庆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以求知的思想钻研

用求知若渴的态度把“以史为脉、以民为本”的司法哲学贯穿到审判执行工作中,结合典型案例,把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和红色法治文化在现代司法中应用好、传承好。

二是以问题意识思考

探索新时代服务保障源头治理、实质解纷的新举措新办法,不断实现案件审理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是以转化能力践行

牢固树立“如我在诉”“如我在访”“如为我执”意识,加强释法说理和判后答疑,努力提高司法裁判说服力和认同度,不断为以审判现代化支撑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优司法服务和法治智慧。

18.jpg

本次辅导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庆阳市中院设主会场,各县(区)法院设分会场,全市两级法院共600余名干警参加授课辅导。(脱 媛   刘怀渊   程娅婷)


【责任编辑 -樘嘉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