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4/23 15:14:08

湖北宣恩:以知识产权审判为创新“筑盾”

字体: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时代浪潮下,知识产权已成为衡量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驱动产业升级、保障创新活力的“硬核”力量。湖北省宣恩县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职能,以“司法护航创新”为使命,全方位构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格局,为恩施州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图片1.png

今年2月,法官入企走访,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胡任权 摄

优化审判机制,锻造高效司法“利剑”

面对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激增、案情日益复杂的新形势,宣恩县人民法院坚持“专业人办专业案”理念,精心组建了一支由资深法官、业务骨干和青年才俊组成的知识产权专业审判团队。为进一步提升审判效能,开通知识产权案件“快车道”,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简单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自推行以来,累计受理案件340件,适用289件,平均结案时长从42.68天缩短至18.52天,同比减少24.16天,上诉率降低47.5%。对于复杂疑难案件,积极引入“外脑”支持,依托专家委员会,就专业技术问题进行咨询论证。在某起侵犯商业秘密纠纷中,由于涉案商业秘密涉专业技术,事实认定难度大,知识产权审判团队第一时间启动专家咨询程序,力求精准把握技术要点和争议关键,同时,组织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并提交院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最后,报请中院针对此案进行批复,在各方努力下该案得到合法妥善的处理。

2024年8月,宣恩县法院干警在椿木营乡中药材集散中心提醒商家在加工、包装、销售环节防范法律风险。(胡任权 摄).jpg

2024年8月,法院干警在椿木营乡中药材集散中心提醒商家在加工、包装、销售环节防范法律风险。胡任权 摄

强化协同联动,凝聚保护合力“同心圆”

宣恩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多元协同治理路径。联合州中院、州市监局有关部门开展“益企助力”商标权纠纷诉前调解专项行动,构建“府院联动、专业调解、科技赋能”解纷机制。通过梳理案件特点、总结调解要点,依托数字化平台对市场监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专业解纷能力。在州域内涉及多家商铺的商标权侵权纠纷中,被委派的22件案件经行政排查线索、调解组织协调、法官法律指导的协同模式,实现了权利人权益维护与侵权方整改转型双赢。

同时,宣恩县人民法院联合多部门为企业挂牌“益企护知”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联系点,并在工业园区、特色产业聚集区等关键区域设立法官工作站、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和联合保护工作站,将司法服务延伸到企业“家门口”。积极拓展区域合作,与巴东县市监局签署跨部门合作协议,在案件协查、信息互通、联合执法等方面加强协作,打破地域壁垒,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在本地多家茶企业涉著作权纠纷案件中,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熟悉行业情况的优势,协助法院查明侵权源头,提供专业意见,有力推动案件妥善解决。

图片2.jpg

2024年8月,干警在椿木营乡中药材集散中心提醒商家在加工、包装、销售环节防范法律风险。胡任权 摄

延伸审判职能,释放司法服务“外溢效应”

源头治理是从根本上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关键。针对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呈现出的社会群体性特点,宣恩县人民法院主动作为,向恩施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极具针对性的司法建议。建议内容涵盖加强市场巡查频次与力度、规范市场主体经营秩序、增强知识产权宣传引导、推动成立专业调解组织、加快建设市场诚信体系等多个维度。从发出该建议至今,商标侵权纠纷同比下降30%,从源头上实现了纠纷减量,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025年3月,宣恩县法院法官走访湖北中耀药业,同企业科研人员交流。(胡任权 摄).jpg

2025年3月,法院法官走访湖北中耀药业,同企业科研人员交流。胡任权 摄

注重深研精学,淬炼知产审判“内功”

宣恩县人民法院始终注重提升知识产权审判的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积极参与国内知识产权交流学习活动,与先进地区法院、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就知识产权前沿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不断拓宽审判视野,吸收先进经验。例,知产审判团队立足审判实践,聚焦欠发达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的现实难题,以宣恩县人民法院案例为样本,深入开展调研,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平衡调研报告》,该报告已刊登于《楚天法治》2025年第一期,其中不仅梳理了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堵点,还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路径,为推动欠发达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宣恩法院送达首份知识产权司法建议书.jpg

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宣恩县人民法院送达首份知识产权司法建议书。

多维深耕宣传,厚植知产保护“土壤”

在司法宣传方面,以服务为触角,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开展“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园区”等活动,将知识产权保护知识送到企业和群众身边。法官深入椿木营乡中药材集散中心,主动走访了解中药材产出及销售情况,针对商家在加工、包装、销售环节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细致提醒。还深入田间地头,向竹节参种植户了解作物生长情况,现场解答关于采摘、运输过程中的法律疑问,以“零距离”服务护航特色产业发展。相关工作成效被《人民法院报》报道,展现了司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今年3月,法官进入湖北中耀医药公司,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普遍面临的专利侵权等技术秘密方面风险,结合真实案例,系统讲解侵权判定标准、证据固定要点、商业秘密保护措施等核心内容,并依据企业实际经营场景,现场模拟风险防控场景,量身定制法律建议,切实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纠纷应对能力。此外,承办法官还受邀至州委党校授课,为知识产权系统执法办案人员传授审判实务经验,助力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的专业素养。

自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以来,宣恩县人民法院已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846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99.752万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法院为保护创新、护航发展付出的不懈努力。展望未来,宣恩县人民法院将以知识产权审判为支点,通过专业化、协同化、数字化的司法实践,为区域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秦宸烨 邵贞溪)



【责任编辑 -邵俊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