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区域范围内唯一一家具有一审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持续深化“知行青城”特色品牌建设,坚持服务大局、深耕多元解纷、立足审判职能,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能,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服务大局,护航创新助发展
延伸司法触角, 在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呼和浩特敕勒川乳业开发区等企业园区设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工作站,在多家民营企业设立法官驻企服务联系点。通过典型案例发布、定向普法培训、纠纷前端化解等方式,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促进首府司法服务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温度”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度”。
强化知识产权区域协同保护,推动构建“呼包鄂乌”跨区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机制,有效凝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合力,充分发挥四地法院知识产权审判职能,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建设独立办公场所,知识产权审判法庭选址在新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配置有5G互联网法庭等完备功能区,并在新城区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服务中心设置立案、调解、咨询等窗口,为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一站式”诉讼服务。
加强与呼和浩特知识产权法庭协同联动,共同开展侵权产品集中销毁等活动,助力构建上下一体、协调一致的专业性、全域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营造社会各界尊重知识产权、自觉守护创新成果的良好氛围。
深耕多元解纷,凝聚合力化纷争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特邀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呼和浩特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入驻,成功化解知识产权纠纷300件,为当事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成本低的解纷渠道。
与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系列活动5场次,通过巡回审判进商圈、进市场等方式,提升知识产权普法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120余名企业代表现场旁听,有效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同发布《关于著作权中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案件的预警提示》,引导网络平台加强监管、权利人依法维权,从源头防范侵权行为发生。
深化院校共建,与内蒙古财经大学法学院合作成立“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理论实务研究中心”,组织内蒙古警察学院等高校在校生走进法院观摩庭审,推动司法实践和教学科研资源深度融合。
立足审判职能,公正司法护权益
加强队伍建设,设立金融商事知产审判团队,通过资深法官引领、青年法官重点承办的方式,集中力量提高知识产权类疑难复杂案件的审判质量,团队现有干警9人,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力量不断充实。
自2022年5月获批呼和浩特市区域范围内一审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以来,审结技术服务合同、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不正当竞争、侵害著作
创新机制方法,发出自治区首份《关联案件信息披露通知书》,通过要求权利人对关联案件信息进行如实披露,有效引导权利人依法正当维权、理性维权,避免批量维权“一刀切”,助力推动营造规范有序、守法诚信的营商环境。
加强宣传引导,结合审判工作实际,通过庭审直播、新媒体平台宣传、普法“八进”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和个人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自主保护能力,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
新城区人民法院将坚持立足审判职能、延伸服务触角,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服务保障“六个工程”“六个行动”、全面实施“强首府”工程、落实新城区“三高一绿”发展定位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