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赋能司法行政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提升局机关年轻干部的智慧政法思维与智能工具应用能力,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提质增效,4月18日下午,甘肃省酒泉市司法局联合市律师协会,组织开展“慧用AI,答好年轻干部履职新考卷”研讨交流活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司法行政工作融合的新路径。
青年视角:
共话数字化转型实践思考
——作为一名综合岗位的年轻干部,基础性、事务性工作多,AI的出现,为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我能够更高效地处理文字校核、观点整理、课件制作等工作,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在材料撰写、活动策划等日常工作中,也能够利用AI的数据归集和分析汇总能力,为文稿写作提供多角度的意见建议。
——作为一名业务岗位的年轻干部,AI也是应对复杂工作的“神兵利器”。例如在办理案件中的过程中,可以利用AI快速查询相关法律法规,实现类案推送,为案件办理提供参考。还可以借助AI对复议决定书草稿进行分析,指出逻辑漏洞、法律适用偏差等问题,并提供优化建议,有效提升文书质量。
——AI也能成为情绪价值的提供者。对于异地学习工作的人来说,缺乏家人、朋友的陪伴,难免感到孤独、情绪低落。同时,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也会出现迷茫、焦虑的情况。通过与AI对话,分享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能够有效缓解压力、焦虑情绪。
——AI虽然强大,却并非万能的“保姆”,过度依赖可能导致学习能力下降。面对AI提供的信息和建议,也不可盲目接受,例如利用AI快速检索法律法规时,可能会出现法规失效或者已被修正的情况,还需要进行二次核实。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独立思考、审慎判断,将AI作为提升自我的阶梯,使之真正成为工作提质增效的得力助手。
——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都是面向基层、面对群众的工作。AI虽然能够提供极大的帮助和便利,但是对基层情况的了解、与群众的交流是不能用AI代替的。年轻干部不能把智能填报当走访,用数据分析代替调研,要善于将AI技术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用脚步丈量,用技术添温,更好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在学习使用AI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输入大量的数据信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失泄密的后果。为避免敏感信息泄露,要建立AI使用红线,不要上传保密、敏感数据。
未来展望:
明确技术赋能行动方向
此次研讨交流,既拓宽了年轻干部的数字化视野,也为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注入了青春智慧。大家纷纷表示:一要当好学习者,主动深入学习探索AI在公文写作、数据分析、智慧复议等方面的多元应用,建立个人知识库,克服“本领恐慌”,提升工作效能。二要当好桥梁者,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聚焦群众生活中的堵点、痛点、难点,智能分析精准定位需求,优化升级服务,利用AI技术链接群众、服务群众,努力实现智能治理精度和服务温度的双提升。三要当好破题者,充分发挥自身执行力和创造力,在严守法律伦理底线的同时,将AI成果与实际工作深度融合,破解事多人少、效率不足等实践难题,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张广华 谢 静 屈 谦 张洪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