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广东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省一戒所)与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举行美育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通过探索“美育+实践”的双向模式,提升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成效,增强回归社会能力,强化在校师生法治禁毒意识,提升直接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感。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党委副书记陈文晖,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鹤龙校区团委书记许婉,省一戒所党委委员、副所长徐开生等双方代表出席仪式。
协同育人:构建“警示+服务”双向机制
美育实践基地秉持“以美育人”理念,整合双方资源优势,定期组织院校艺术特长的师生赴戒毒所开展音乐、舞蹈、戏剧等课程教学,通过艺术实践提升戒毒人员文化自信与价值观重塑。同时延伸实践功能,通过组织院校师生实地参访,让师生运用自身专业特长参与社会服务,并在“高墙内外”的对比中强化禁毒警示教育,实现双向育人目标。
长效帮扶:建立“输血+造血”运作体系
建立常态化所校合作机制,院校师生定期前往戒毒场所,通过专业美育课程挖掘戒毒人员艺术潜能,因材施教培育特色艺术项目。同步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经系统培训形成戒毒人员艺术团,以师徒“传帮带”模式延续艺术传承,助力戒毒人员掌握谋生技能,为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教育创新:打造“法律+禁毒”生态闭环
对青少年法治、禁毒意识薄弱问题,依托省禁毒科普馆、戒毒场所专业法治资源优势,开展多层次普法教育:一是组织具备律师资格的民警开展线上线下法律培训,建立长效咨询机制;二是引导实践师生开发禁毒情景剧,通过创作表演深化警示教育。这种“内外联动”模式,让师生从禁毒宣传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既打破戒毒场所的封闭性,又推动社会资源向矫治领域深度流动。
徐开生副所长指出:“美育实践基地不仅是文化工程,更是平安工程。通过提升戒毒人员综合素养,能从根源上预防重新犯罪,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陈文晖副书记表示,学校将把此次合作纳入社会实践体系,激励更多师生投身公益事业,实现“扶智”与“扶志”的同频共振。
美育实践基地的建立,标志着特殊人群教育矫治工作从“以管教为主”向“综合人文关怀”的转型升级。当戒毒人员舞出人生新姿态,当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大局中读懂自身责任,这场“高墙内外”的双向奔赴,正为平安广东建设蓄力,随着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这份以艺术为桥梁的温暖联结,将开启教育戒治工作新路径。(黄炳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