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如约而至,在这承载着民族文化与欢乐氛围的节日里,成为了普法宣传的优质契机。云南景洪市多部门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将法治理念与传统节日紧密结合,为泼水节增添法治亮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普法新招频出,法治清风润心
4月12日,在允景洪街道花卉园社区赶摆场的普法摊位上迎来了一群无偿服务的“小贩”,允景洪司法所联合多家单位把“民俗+普法”跨界融合,通过艺术表演、趣味互动、法律咨询等形式,将法治宣传教育有机嵌入传统节日,为群众送上“法治清凉”。 活动开场是原创普法快板表演,用通俗唱词宣传法律知识,吸引众多群众观看。在“泼水普法”互动区,设置“法治知识大冲关”,通过法治盲盒抽签、法治转盘转圈等互动,让群众回答法律问题赢取礼包,发放礼品,宣传多部法律知识。此外,“蓝色司法志愿服务队”现场设立咨询台,针对群众提出的邻里纠纷、物业维权等问题提供专业解答,同步发放《法律援助指南》《民法典案例手册》《预防网络诈骗》《国家安全知识》《反邪教》等普法宣传资料,切实打通普法惠民“最后一公里”。
泼水节,赶一场“法治摆”
在景洪市勐养镇泼水节赶摆场,勐养司法所紧赶摆场人流量大、文化氛围浓的特点,联合镇平安法治办、勐养派出所、勐养市场监管所等单位,以“赶”法治新潮、“摆”法治干货为主线,把法律宣传搬进了赶摆场里,将普法宣传与传统节庆融合,打造群众“赶得热闹、摆得明白”的法治文化盛宴。
“赶”走误区,法律知识“摆”出来。普法志愿者设置“普法摊位”,悬挂横幅、摆放双语法治宣传材料、播放傣汉双语赶摆“三字经”,并运用多种语言向群众宣讲各类法律法规,消除语言障碍。
“赶”上热潮,法治游园“摆”擂台。普法志愿者把法治游园擂台搬到赶摆场,推出“法治套圈圈”等趣味普法游戏,将法律知识融入游戏,参与者通过答题赢“法治礼包”,学习多部法律知识,形成普法闭环,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
“赶”超自我,服务民生“摆”实招。普法志愿者组建“法治赶摆队”,针对摊主开展“一摊一普法”,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时设立法律咨询台,解答群众法律问题,发放各类资料,引导群众依法维权。
法律有温度,节日有热情
4月18日,在景讷乡傣历1387年新年节赶摆现场,景讷司法所联合多部门以“共赴泼水节之约 同筑法治文明防线”为主题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普法志愿者组成宣传队伍,平安法治办、妇联、司法所工作人员身着民族服饰,融入现场人群,在活动现场设立法律咨询台,摆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手册与趣味漫画展板,一边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一边结合群众生活相关实际,针对常见的婚姻家庭、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法律问题,将平时所学、所得躬行实践,耐心解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外,还开展了“法治知识问答赢小礼品”活动,准备了普法平台二维码的普法布袋、扇子、纸巾等普法小礼品,将法律知识融入在群众日常所需的小物件中,吸引众多群众踊跃参与。
泼水狂欢遇普法,快乐学法顶呱呱
4月16日,景哈司法所积极联合乡边防办、边境派出所等多家单位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与节日氛围巧妙融合,为节日增添了别样的法治韵味。
活动现场,景哈司法所充分利用泼水节期间人员聚集、氛围欢快的特点,巧妙地将普法宣传融入到节日活动当中。在热闹非凡的泼水场地周围,设立了多个醒目的宣传点。宣传点摆放着精心制作的宣传展板,内容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生动形象的漫画和简洁易懂的文字,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普法志愿者还热情地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并不时停下脚步,耐心为群众讲解手册中的法律要点。许多群众纷纷表示,这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形式新颖有趣,让他们在欢乐过节的同时,轻松学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真正感受到了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此次泼水节一系列法治宣传活动,丰富了传统民族节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群众的法治观念,提高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下一步,景洪市司法局将继续探索创新普法形式,打造“民俗 + 普法”长效机制,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