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警官,新生儿落户找哪个部门?”“户籍迁移要准备什么材料?”清晨6时,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三江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敏的“家庭警察”微信号就开始闪烁消息提示。作为金华首批“家庭警察”,王敏如今处理这些咨询有了新办法——遇到专业问题,只需把消息往“家庭警察吹哨·警种报到”支撑群里一转,治安、出入境等7个警种的专业人员就会实时接单解答。
在线对群众提出的咨询、求助和举报及时予以回应和解答,是“家庭警察”工作的日常。早在2019年,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就创新推出“家庭警察”制度,主要由社区、村居民警担当“家庭警察”,每一位家庭警察都会向辖区居民公布其微信号及手机号,并争取尽可能多地把群众转化为线上好友。
作为一种新的警务模式,“家庭警察”促进了线上线下警务服务的融合发展,有利于群众切身感受移动警务如线上报警求助等带来的便利。
“标叔,我挂在门外的外卖不见了。”近日,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苏孟派出所民警李建标的“家庭警察”微信号就接到了群众投诉。李建标迅速着手分析研判,很快锁定嫌疑人,追回了外卖。
李建标在社区有8500多名好友,一般每天接到投诉、求助、咨询等信息有100多条。“每条都要回复,但有些专业问题我自己也搞不清楚。”李建标说。
同样的困扰王敏也遇到过,“以前群众问专业问题,我得挨个给不同部门打电话确认,比较耗费时间。”王敏翻出工作记录本,“之前有家超市咨询单位公章损坏该如何重新办理,我辗转联系3个部门花了2天才回复。”
今年3月,金华发布全国首个《“家庭警察”服务规范》地方标准,规范中对警种支撑群如何为“家庭警察”无法解决的专业问题及时提供技术支持等进行了明文规定。
此外,规范还对“家庭警察”工作机制、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等方面作了明确说明,甚至群众如何对“家庭警察”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等,都有了详细条文。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把家庭服务好,群众基础就扎实,社会才会更加稳定。”金华市公安局党委委员、金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局长严卫星说,《“家庭警察”服务规范》为全国公安系统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家庭警察”服务模式,也将在新时代“枫桥经验”基础上探索新的基层治理经验。
据统计,自“家庭警察”的警种支撑群等服务机制运行以来,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群众咨询平均响应时间从24小时压缩至30分钟,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另外,家庭警察制度实施以来,江南分局辖区的警情、发案率等数据大幅下降,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3年居金华全市第一。(龚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