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4/15 10:51:49

吉林省绿园区法院法官情法融合 善意执行案件执结

字体:

“法官,我丈夫已经七年没有给家里寄过钱了,现在我做保姆勉强能够养活孩子,真的没办法还这么多钱呀。”近日,在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人民法院的接待室内,一位中年妇女正向法官诉说难处。

本案源于一桩土特产买卖纠纷。2024年,宋某在常某经营的土特产专卖店购买了一批松子,但宋某收货后拒不支付相应货款。常某多次催告无果后,将宋某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解,双方商定将1万元货款分期支付,后宋某仍未偿还债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办案法官受理案件后,经查发现被执行人宋某名下有一套房产。法官随即与宋某取得联系,宋某表示自己正在西安打工,并承诺会尽快筹款。考虑到本案标的额较小,且宋某名下房屋位于老城区内,是其配偶和子女唯一的生活居所,法官决定给予宋某一定的宽限期,并告知其若逾期未能偿还债务,将依法对其房屋进行拍卖。

还款日期届至时,办案法官再次联系被执行人宋某,却发现电话已无法接通,于是法官决定上门了解情况。经与宋某配偶沟通得知,宋某离家外出打工已有七年,却从未向家中寄送抚养费,母子二人仅靠宋某配偶做住家保姆的收入维持生计。一周前,宋某在西安的出租屋内突发疾病去世,除名下的一套房产外,并未留下其他财产。宋某配偶念及夫妻多年情分,赶往西安为宋某处理后事。

31.jpg

当事人在法律文书上签字

充分了解情况后,办案法官向宋某配偶释法明理,告知其继承宋某名下房屋后,也需同时继承宋某所负债务,若无法主动履行,法院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宋某配偶表示,自己现在工资微薄,无法一次性偿还所有债务。经过踏查,办案法官确认其生活确实存在困难,于是主动帮助宋某配偶联系申请执行人协商和解。在听取了法官关于宋某及其配偶不幸遭遇的陈述后,申请执行人决定放弃全部利息,并将本金减半至5000元,宋某配偶当场将债务履行完毕。至此,案件顺利执结。

案件办理过程中,执行法官将情理法巧妙融合,精准施策,为双方当事人搭建沟通桥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在守护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的同时,也为处于困境的家庭送去了一线希望,切实践行了司法为民的执行宗旨。未来,绿园法院执行局将继续密切关注各类涉民生案件,进一步深化善意执行的工作机制,重视当事人的权益保护和情感交流,让公平正义在执行案件中落地生根。(李均文)

【责任编辑 -叶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