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4/15 09:05:23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人民法院城郊法庭:重心下沉巡回审理 多元聚力共筑和谐

字体: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人民法院城郊法庭干警始终将司法为民的责任牢记于心。近日,大风天气肆虐,狂风呼啸着席卷村落。即便如此,为把法官联系点工作落到实处,法官赵蕾带领审判团队,毅然前往一位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家中,开展了一场特殊的巡回审判。把审判现场迁移到当事人家中,不仅是对当事人实际困难的关怀与照顾,更是对马锡五审判方式“深入群众、方便群众”精髓的传承与实践,让司法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向每一个需要的角落,真正做到司法服务“零距离”。

现场开庭:各抒己见 释放情绪

在大风的怒号中布置简易但不失庄严的法庭现场,庭审准时开始。

3.jpg

现场气氛瞬间变得紧张凝重,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尤其是父子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面对这紧张的局面,审判人员时刻保持着专业的素养、冷静的态度与公正的立场,在庭审过程中对案件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审理与询问。为了更全面、客观地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现场对原告老人的粮食储备状况、生活居住环境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勘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裁决的细节,力求还原事实真相,为后续的审判和调解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多元赋能:多方联动 共化坚冰

本次巡回审判,充分借助基层的资源与力量,邀请了经验丰富、熟知当地情况的司法所所长、村委会主任,以及在当地家族门户中德高望重、极具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人士共同参与到纠纷化解中来。同时,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来自群众、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让他们在庭审与调解过程中积极发表意见、提供建议。这一做法完美契合了“枫桥经验”中“矛盾不上交”的核心理念,通过整合多元主体的智慧与力量,形成了强大而有效的解纷合力,展现了基层社会治理中各方力量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围坐调解:板凳话心 氛围暖心

庭审结束后,进入到至关重要的调解环节。

4.jpg

为了营造一个温馨、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双方当事人能够放下防备、敞开心扉地进行交流,法官特意安排大家围坐在板凳上。在这里,没有了法庭上的严肃与拘谨,大家围坐成一圈,仿佛是邻里之间围坐在一起唠家常。法官从法律的角度,耐心细致地向当事人解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司法所所长和村委会主任则结合村规民约、乡土人情以及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对当事人进行悉心劝导;家族中有威望的人士以亲情为切入点,唤起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人民陪审员也纷纷从群众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许多中肯且实用的建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如春风化雨般,一点点地消融了父子之间横亘已久的坚冰,让温暖、理解与包容的情感在彼此的心间缓缓流淌。

冰释前嫌:调解圆满 亲情修复

在多方的不懈努力和真诚劝解之下,原、被告父子之间的态度逐渐软化,之前的敌对情绪也渐渐消散。他们开始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彼此之间的关系,坦诚地交流内心深处的想法与感受。最终,父子俩达成了调解协议,多年来的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亲情也在这一刻得到了修复与升华,这不仅是父子俩对彼此的谅解与接纳,更是对此次巡回审判工作的最大认可与肯定。

殷切期许:司法温情 寄望和美

调解结束后,庭审现场的法官、人民陪审员及邀请参加的其他人员,都怀着满满的祝福与殷切的期望,语重心长地叮嘱这一家的每一位成员。希望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以此次矛盾的成功化解为新的起点,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包容,用爱与温暖共同经营好这个家,让家庭充满欢声笑语,让幸福长久相伴。

此次巡回审判,是庆阳市环县人民法院审判工作重心下沉,成功调解矛盾纠纷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对“枫桥经验”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创新传承与发展,不仅切实解决了当事人的实际问题,维护了家庭的和谐稳定,更彰显了城郊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价值。城郊法庭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基层法庭的堡垒作用,依托法官联系点和巡回审判,为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司法智慧与力量,让公平正义的光芒照亮基层的每一个角落,让法治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位群众的心中。(张 超  刘怀渊  程娅婷)

【责任编辑 -樘嘉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