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4/14 10:51:19

“典故调解”融入基层警务 山西泽州高都派出所创新调解模式

字体:

近年来,山西省泽州县高都派出所在以往“三长会商+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基础上,创新构建“典故调解”体系:以“知彼知己”洞察矛盾肌理,借“礼之用,和为贵”搭建沟通桥梁,凭“人心本善”消融对立壁垒,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递共情温度,让千年智慧在化解矛盾中焕发新生。2024年以来,辖区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从95%提升至96.8%。

4月10日傍晚,高都镇某庆村街道施工段,工程方与施工方因进度问题发生激烈争执,推搡间险些酿成冲突。副所长程志红到达现场后,见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就以“和衷共济”典故破题,指出“鹬蚌相争”只会延误工期、两败俱伤,而“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才是破局之道。最终,两人握手言和,商定了每日进度,协作推进工程。

1.png

张某与辛家的地埂纠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双方因地界模糊积怨多年,从“寸土必争”演变为“赌气互怼”。调解现场,民警侯泽斌化身“指挥官”:法庭人员摆证据讲法理,国土所技术员捧出历年地籍图,老人用乡风民俗温情劝说,民警则精准捕捉双方“利益平衡点”:“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咱争了半辈子,地没多收几分,气倒攒了几箩筐,图个啥?”一席话戳中双方“争口气”的执念。3个多小时的“攻坚战”后,双方在调解书上签了字。

“为每起纠纷匹配对应典故,如宅基地纠纷用‘六尺巷’典故明谦让,家庭矛盾引‘孔融让梨’讲亲情,邻里口角借‘负荆请罪’促和解,这种‘典籍+法理’的调解模式,不是生硬搬典故,而是让老百姓在熟悉的文化语境中打开心结。”高都派出所所长车玉雷解释道。

2.png

在每周的“典籍课堂”上,民警辅警们还围坐着研读新的典故,用“为将五德”标准提升民警辅警运用古籍的能力:“智”是智慧警务加持,用大数据排查矛盾隐患;“信”是当场签订协议并录入司法系统,让调解结果有“公信力”;“仁”是调解前必问当事人“急难愁盼”,调解后跟进回访;“勇”是敢碰几十年旧怨,用心解“结”;“严”是全流程规范执法,让双方对调解的满意度打分,以群众的口碑来测评民警的工作。

3.png

“老祖宗留下的典故,是最接地气的‘调解经’。当‘礼之用,和为贵’遇上新时代‘枫桥经验’,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方平安,更是中华文明‘以和为贵’的精神传承。”车玉雷说。

【责任编辑 -赵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