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化解村民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永固镇积极拓展运用“四级七天”调解法,在调解家庭婚姻矛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案例背景
和谐稳定的农村环境一直是村民幸福生活的基石。然而近期,村民李某(化名)与张某(化名)的婚姻矛盾成为了村中关注的焦点。夫妻双方在家庭经济管理、子女教育以及赡养老人等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多次发生激烈争吵,家庭氛围极度压抑,矛盾不断升级,甚至出现了肢体冲突,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家庭濒临破裂。
调解过程
为及时有效化解这一矛盾,张掖市永固镇采用“四级七天”调解法,启动了一系列调解措施。
立足“早”,网格员首调促和解
在矛盾纠纷摸排化解中,网格员王某最先发现,并迅速介入,同网格辅助员第一时间深入李某与张某家中,耐心倾听双方诉说,了解矛盾纠纷产生的具体原因和双方诉求。通过初步沟通,发现双方矛盾主要集中在家庭经济支出、子女教育及赡养老人等方面。为稳定双方情绪,网格员王某引用个别实例,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理解对方的难处,为后续的调解工作奠定了基础。
着眼“熟”,村调委会劝调促早解。
次日,村调解委员会收到网格员的反馈后,第一时间主动介入,由村委会成员、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组成调解小组分别与夫妻双方进行了深入沟通,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和委屈。在交流过程中,调解人员发现,男方认为女方过于强势,在家庭决策中不尊重自己的意见;女方则抱怨男方缺乏家庭责任感,对老人和孩子关心不够。调解小组根据双方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调解,向双方强调了婚姻家庭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回忆曾经的美好时光,缓解双方的对立情绪。经过2天的努力,双方的情绪有所缓和,但仍然存在较大分歧,未能达成和解。
聚焦“联”,综治中心联调促和解。
鉴于矛盾仍未化解,随即启动了乡镇综治中心联调机制。镇综治中心通过“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统筹协调司法所、妇联、民政、派出所等部门资源,组织召开了专题调解会议,各部门代表共同商讨调解方案,综合运用法律、道德、情感等多种手段进行调解。司法所工作人员针对双方提出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从法律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答。镇妇联工作人员从关爱妇女儿童的角度出发,与女方进行深入沟通,给予她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她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则根据相关政策,为双方提供了关于社会救助、就业帮扶等方面的信息,减轻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经过多轮调处化解、法理剖析、情理感化,在纠纷调处的第5天,双方开始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并在放下心中芥蒂、彼此和睦相处上达成一致意见。至此,这起婚姻矛盾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经验总结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而夫妻关系作为家庭的核心,不仅关乎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此次家庭婚姻矛盾的成功调解,不仅恢复了李某与张某家庭的和谐稳定,也彰显了“四级七天”调解法的实效性和优越性。民乐县将不断完善婚恋家庭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拓宽“四级七天”调解法的应用,继续做好日常排查和重点排查工作,整合社会资源,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多元化、便捷化服务,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全力促进婚姻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王少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