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4/08 11:18:18

三调联动 多元共治 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再上新台阶

字体:

近年来,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综治维稳机制与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相融合,以深化综治网格化管理为重点,突出“四个实战化”落地落实,着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底板,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再上新台阶。

推进县乡综治中心实体化、实战化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全面升级改造县级综治中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新协调办公用房9间约220平方米,升级改造后的县综治中心高标准建成群众接待大厅1处,整合建设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法律咨询室、“三调”对接工作室、指挥调度及教育培训室、速裁法庭、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总面积达到了500平方米。目前,常驻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12人,并确定随驻单位17个,工作人员51人。积极推进综治中心与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共心理服务中心等多中心融合,做到了阵地合用、工作合作、形成合力。着力推进乡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深入推进乡镇综治中心示范性、规范化建设三年(2024—2026)推进计划,整合乡镇平安法治办(综治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司法所等现有资源,全面融合建设法治阵地,实现矛盾纠纷“一揽子”解决。目前,各乡镇(工作站)综治中心多中心合一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整合基层资源力量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根据《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试行)》中网格划分标准,全县划分网格142个,选配网格管理员142人,由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担任网格管理员,带领村两委班子开展日常工作。各乡镇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落实“多网合一”工作要求,有效整合资源,将群防群治队员、双协管员、物业管理人员等基层工作力量作为网格辅助人员,纳入网格化管理,协助网格管理员做好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同时,在综治网格划分的基础上,各乡镇结合党建“四邻微网格”建设要求,全面推行“四邻微网格”机制,将居住相近的住户群众组成一个“四邻微网格”,确定一名联户长负责微网格内联系服务工作,全面打通宣传、组织、发动服务群众的“最后十几米”。

健全多元解纷机制  全力调处化解矛盾纠纷

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深化诉调、警调、访调对接,将综治中心实战化与诉调、警调、访调对接实战化相融合,深入推进1+1+N(法院和检察院下派法律指导员+乡政法委员+特约调解员)工作机制,不断优化人民调解优先、行政调解补充、司法调解兜底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三调对接、网格员排查调处、司法所人民调解等各个渠道,2025年1月至3月,全县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80余起,成功调解560余起。

依托“民事直说”平台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通过线上+线下多种说事方式,多渠道排查“村里事”“邻里事”“家里事”之中存在的矛盾纠纷,由各村“民事直说委员会”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制定说事台账,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采取现场直办、干部领办、村镇联办和跟踪督办等方式,主动办理说事事项,持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共收集说事事项1123件,已办结1112件,群众测评满意度99.95%。

下一步,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将进一步把综治中心实战化作为夯实主动创稳基础、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效能的重点工作来抓,着眼于“一体化”运行、“一站式”办理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等机制制度的实战化、实体化运行,努力将县乡两级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集散地”、多元解纷“桥头堡”和社会治理“晴雨表”目标,及时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保障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申吴军)


【责任编辑 -樘嘉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