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陇东高原的春风里,甘肃省庆阳市元城法庭迎来司法改革的里程碑。2025年3月18日,随着甘肃省庆阳市某公司排除妨害纠纷案在法庭完成立案全流程办理,这个基层法庭完成了从传统审判单元到综合诉讼服务中心的转变,标志着“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破冰之举:首案背后的司法温度
当日清晨,庆阳市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某抱着厚厚一摞材料冲进法庭办公室。“工程车被挡了二十多天,每天损失上万元!”原来村民王某无理要求多次阻工,导致工程项目停滞。立案人员迅速启动“绿色通道”,指导当事人一次性补充材料。从材料初审到缴费立案,全程仅用一个小时。摸着尚有打印机余温的受理通知书,徐某感慨:“以前要跑七十公里到县法院,现在家门口就能立案,真是雪中送炭!”
体系创新:双轨并行解民忧
元城法庭构建“五位一体”诉讼服务体系已初见成效。
线上“智慧+”立案矩阵:打造“移动微法院+24小时”自助立案网络,支持视频核对身份、电子签名、材料上传等功能,实现“指尖立案”。
线下标准化服务流程:对来法庭立案的当事人建立“1次告知”工作机制,即一次性告知缺少材料,在法庭公示栏对诉讼文书示范文本进行公示,减少诉累,切实让当事人感受到家门口立案更便捷。
让每个当事人都感受到司法的温度是新时代司法服务的新要求。下一步,元城法庭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强宣传引导,普及法庭立案新规定,真正实现“群众需要在哪里,司法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让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加温暖畅通,让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焕发新的生机。(刘振梅 张永斌 杜东 刘正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