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雷行动”中,黑龙江省哈尔滨尚志市公安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源头预防、多元化解、跟踪回访为重点,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求早发现、早化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群众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强化排查走访 织密“发现网”
尚志市公安局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组织民警到社区、乡村、企业“进百家门、问百家事、知百家情”,全方位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社区民警充分利用“14+N”微信群,围绕“微防范、微管控、微服务、微宣传、微交流”积极开展工作。一次日常交流里,红光派出所民警娄威从微信群获悉某小区两户居民因停车位问题发生争执,有矛盾激化苗头。民警迅速上门走访,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及时介入调解,避免矛盾升级。同时,充分发挥“冰城红警”等群防群治力量作用,发挥“熟人好说话、熟面易沟通、熟情效率高”的优势,广泛搜集涉邻里、婚恋、买卖、债务等矛盾纠纷隐患,为调解工作争取主动。
创新多元调解 筑牢“防火墙”
尚志市公安局严格落实“四所一庭”化解工作机制,全力打造“法理情”融合的多级联动、多方联控、多元联调模式,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推广“民间说和人”机制,选聘乡贤、退休干部等175人参与调解,运用“亲情感召”“换位思考”等10种工作法,成功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42起,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11%。
亚布力镇国光村村民王某和李某因土地边界问题产生矛盾,亚布力分局民警第一时间介入。民警邀请乡镇土地所工作人员,凭借专业知识对土地边界重新测量界定,确保结果精准无误。同时,安排村干部从邻里关系角度耐心劝解,唤醒双方往日情谊。民警还请来律师从法律层面深入解读相关法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经多方协同努力,王某和李某最终达成和解,一场土地边界纠纷圆满化解。
加强跟踪回访 确保“不反弹”
“矛盾纠纷化解不是终点,后续跟进回访才是保障长久和谐的关键。”社区民警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分别在7天、3个月后对当事人进行回访,通过深入回访,了解双方是否有潜在的不满情绪,进一步确认当事人对调解的满意度,是否有矛盾复发的迹象。同步建立电子化回访档案,记录调解过程、回访记录等关键信息,实现“一案一档、全程可溯”。
帽儿山派出所民警吕海滨处理一起邻里纠纷调解,7天后按制度回访,当事人笑容满面地表示满意。然而3个月后回访,民警敏锐察觉到双方关系有变,细问得知又因小事引起争执。通过再次耐心协调,最终彻底解决问题,避免矛盾反弹。截至目前,累计回访当事人724人次,发现苗头性问题46个,并全部跟进处置。
强化宣传引导 汇聚“向心力”
“有任何矛盾,请大家依法依规解决,让我们警民携手共治,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红光派出所民警开展宣传时说道。
为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尚志市公安局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引导工作。线下,组织经侦、反诈、禁毒、网安、交警、巡(特)警等战线民警辅警成立宣讲团,到社区、乡村,通过现场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矛盾纠纷化解的方法和途径,提升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的意识;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生动有趣的普法短视频、图文信息,以案释法,扩大宣传影响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筑牢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下一步,尚志市公安局将持续优化工作方法,不断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为群众创造更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公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