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4/03 16:15:28

浙江平阳:七年落户路 架起沪浙连心桥

字体:

3月20日,一张迟到了七年的,《医学出生证明》穿越沪浙两省,一场持续2500余天的接力,画上温暖的句点。

4月1日,当易老伯颤抖着接过崭新的户口簿,户籍页上“曾用名”栏里,尘封七年的名字“易某某”,仿佛化作一道光,照亮了祖孙三代颠沛半生的归途。

2018年春,易老伯在外漂泊多年的女儿突然抱着襁褓中的女婴归家,留下一张父亲信息空白的上海出生证后再度失联。命运弄人,这张唯一的证明竟在落户前夕遗失。随着外孙女小易日渐成长,那张遗失的上海出生证竟成了横亘在孩子人生起跑线上的障碍。

“我的外孙女没有户籍无法办理入学,可以帮帮我吗?”

没有出生证就无法落户,没有户籍就不能入学。2024年9月,面对来到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派出所户籍窗口寻求帮助的易老伯,水头派出所户籍民警陈灵灵急群众所急,在实地调查走访后,先期给小易出具了一份临时证明,凭着这份证明,小易办理了入学手续,成了一名一年级寄读的学生。

打码.jpg

“爷爷,老师说没有户口就不能参加体检……”2024年秋季开学后的一天,小易稚嫩的疑问成了压垮老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与此同时,陈灵灵正在想如何尽快解决小易落户的问题,但这个涉及跨省取证、非婚生育证明、监护人失联的特殊案例,注定是场硬仗。

“孩子不能等!”民警们兵分三路,社区警力20余次走访村居收集证人证言,技术部门持续查询小易母亲的行踪,陈灵灵则化身“联络员”,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展开长达半年的“拉锯战”,在平阳公安的不懈努力之下,最终于2025年3月20日,这份缺失的出生证终于补办成功了。

“来,看镜头!”落户当日,户籍大厅快门声定格下珍贵瞬间,身着崭新校服的小易办理了人生首张身份证。

望着祖孙俩渐行渐远的背影,陈灵灵轻抚胸前的党徽——从特事特办的入学证明到跨省协调的出生认证,六个月的奔波在此刻化作民生答卷的温暖注脚。(吴子漩)

【责任编辑 -龚山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