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市民小红(化名)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遭遇连环诈骗,先后两次被骗走近万元。这一案例再次敲响了网络交易安全的警钟,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网络交易需谨慎,切勿轻信陌生人,谨防“定金诈骗”和“退款诈骗”等新型骗局。
轻信“低价二手手机”,800元定金打水漂
小红(化名)在某二手交易网站浏览时,看到有人发帖出售二手手机,价格十分诱人。她在帖子下留言表示有意购买,随后一名自称“小明(化名)”的网友主动私信她,声称自己有同款手机出售,并提供了所谓的“实物照片”和“低价优惠”。
为了取得小红的信任,小明表示可以先支付一部分定金,等发货后再付尾款。小红信以为真,通过微信向对方转账588元作为“定金”和“运费”。然而,钱转过去后,对方却以“快递延误”“账户问题”等借口一再拖延发货,最终直接将小红拉黑。此时,小红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但钱款早已无法追回。
假“好心人”设局,9000元血汗钱被骗光
被骗后,小红将自己的遭遇发到网上,提醒其他网友警惕此类骗局。没想到,几天后,一名自称“小张”的网友主动联系她,声称自己也曾被同样的手法骗过,但“有亲戚在警方工作,帮忙追回了钱款”,并表示可以帮小红“讨回损失”。
急于挽回损失的小红信以为真,添加了对方的QQ。对方称需要她的银行卡号以便“退款操作”,小红没多想便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不久后,她的账户竟真的收到了7000元转账!
然而,这竟是另一个陷阱的开始。对方随即联系小红,声称“财务操作失误,多转了钱”,要求她把“多余部分”退回去,并谎称自己是某公司职员,因“公司规定”不能使用个人账户收款,要求小红将钱分多次转入不同的“公司账户”。
在对方的诱导下,小红先后分10次向多个陌生账户转账共计8398元。直到最后一笔钱转出后,她才猛然发现:自己不仅没拿回最初的588元,反而倒贴了1398元!而此时,对方早已消失无踪。
警方提醒:网络交易务必提高警惕
1. 不轻信低价诱惑:二手交易中,若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极可能是诈骗。务必通过正规平台交易,避免私下转账。
2. 不随意提供个人信息: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切勿泄露,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3. 警惕“退款”“追回”骗局:任何自称能“帮忙追回损失”的陌生人,极可能是另一场骗局的开始,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4. 遇诈骗立即报警:一旦发现被骗,应第一时间保留证据并报警,切勿自行联系“追款人”,避免二次受骗。(王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