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4/02 15:43:44

浙江永康:扎根基层十四载 守护方岩烟火色

字体:

十四年,从“年轻民警”到“中年同志”,从旧所搬迁到老村改造,潘勇进,这位浙江省永康市公安局方岩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一路见证了赫灵小镇的变迁,切身实践基层基础警务的更迭。

2011年从警至今,44岁的潘勇进已然是所内的元老级人物。多年来,那一枚枚优秀公务员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奖章,是对他能力与付出的最佳注解,他就像一颗螺丝钉,却有着“多面手”的神奇本领,牢牢扎根在社区警务这片土壤中。

电商街“店小二”,织就共富锦绣路

安置区里有一条电商特色街,注册有电商企业100多家,每天吞吐着数以万计的订单,因此这里也被称为“淘宝村”。每天早上8时许,潘勇进总会带着两名辅警来到电商街。

作为电商街的“编外店小二”,潘勇进深知群众需求,创建的“电商服务微信群”就像24小时在线的警务站。哪家企业需要法律咨询,哪个商户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回应。今年2月,一家电商公司收到平台客服消息,称店铺违规,需点击链接缴纳罚款。负责人心里没底,立即向潘勇进求助。经分析,潘勇进确认这是诈骗陷阱,成功避免了经济损失。

为了进一步提升反诈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潘勇进创新推出“定制化服务清单”,结合电商行业的运营特点,整理出《企业版反诈手册》,里面记录有企业常见的诈骗案例,应对方法及防范要点,用真实发生的案例敲响反诈警钟。今年以来,潘勇进已解决求助40余起,成功避免10余起潜在诈骗案件发生,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安置区“解码人”,巧解民生千千结

“您看,租客扫码后信息自动录入系统,既方便又安全。”下午2时许,潘勇进在安置区某租房处手把手地教李阿姨使用“安居丽州”的房东码。自老村搬迁重组后,安置新区成了群租房聚集地,随之而来的是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治安隐患多等一系列治理难题。

为此,潘勇进依托数字警务赋能,全面普及房东码自主申报,实现“以房管人”。为打通落地“最后一米”,他组建起“警格+网格”服务队,联合村干部、保安、房东开展“大排查大走访专项行动”,3个月内完成安置区住户信息建档,动态更新1.2万条人员信息。并结合新时代警务模式,搭建“AI模型”及时核查流动人口登记信息,今年以来,安置区流动人口登记率达98%。

除了“房东码”,潘勇进还为房东们准备了统一规范的租房合同。“合同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就像给大家吃了定心丸。”他解释道。一次,租客小陈因房屋设施损坏与房东产生纠纷,潘勇进拿出合同逐条解析,成功化解矛盾。如今,安置区的租房纠纷同比下降60%,真正实现了“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动态管控”。

夜市里“守夜人”,护得万家灯火明

华灯初上,安置区夜市的喧嚣渐渐响起。“老张,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这些纸箱得马上收走。”在滋滋作响的烤架与升腾的热气间,潘勇进穿梭在摊位间,用带油渍的笔记本记录着每处摊位的安全细节。

依托夜宵摊的经营特点,潘勇进将20名夜市经营者转化为治安前哨,让他们成为共治警务的主力军。通过岗前培训,使摊主们掌握各项技能,帮助有需要的群众、上报各类违法犯罪线索、化解顾客之间的小摩擦。“@潘勇进,发现一名走失男孩。”3月11日23时许,正在营业的夜宵摊主李先生看见一个身穿蓝色睡衣的小男孩独自走在路边,当即在群里上报消息。随后,警民高效联动,不到半个小时就联系上小男孩父母。

如今,在潘勇进的带动下,夜市摊主们纷纷化身“宣传员”“调解员”,主动承担起维护治安的社会责任。自“平安守夜人”成立以来,摊主们已上报各类线索80余条,协助处理突发事件20余起,夜市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7%。

十四年光阴流转,潘勇进的警号依然闪亮,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故事。他把社区警务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让方岩的烟火气里多了一份安心与温暖。(应胡琪)

【责任编辑 -龚山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