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司法局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及法治需求,以强化政策支撑、执法监督、法律服务为抓手,持续培育营商环境“法治沃土”,着力营造质量更高、温度更暖、保障更强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强化政策支撑护企
(一)把好涉企政策出台起草关。罗江区司法局坚持靠前指导,提前介入涉企政策起草环节,主动对接政策起草单位,指导涉企文件制定流程,落实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对涉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政策文件,将起草部门是否进行公平竞争审查作为形式初审必备要件,将是否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合法性审查的重要标准。(二)把好涉企政策出台质量关。建立涉经济发展特别是助企纾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政策优先审核机制,对涉企合法性审核文件及各类协议缩短审查时限,组织政府法律顾问充分参与,提高审查质量。建立合法性审核与公平竞争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实行“双审”融合、“双审”协同互动,有效防范政府决策风险。(三)把好涉企政策长效关。全面推进清理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清理工作,清理涉企相关政策措施561件,发现涉嫌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11件,其中过期失效6件、已修订5件,有力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增强企业和投资者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实化执法监督暖企
(一)推动涉企执法规范化。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涉企分类检查、“综合查一次”等有关制度,推动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计划,全面推行跨部门、跨领域综合监管,减少涉企检查频次。(二)突出执法监督常态化。聚焦重点执法领域,采取日常监管+专项监管结合,常态化开展执法监督工作,重点整治涉企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构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组建罗江区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队伍,与检察院、市民中心、工商联等多个单位建立合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检查等方式多渠道织密执法监督网络,形成监督合力助推执法工作规范化。
三、深化复议职能惠企
(一)抓服务畅渠道。建立复议申请“一站式服务”、复议事项“一次性告知”工作机制,印发《行政复议便民联系卡》,推广实行网上行政复议申请办理,在经开区法务区和7个乡镇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便捷咨询受理点,打通惠民利企“最后一公里”。(二)抓程序提质效。优化复议流程,凡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做到“简案”快立、快调、快审、快结,推动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扩容扩围,实行首违不罚,有效带动“柔性执法”。(三)抓调解化争议。构建“案前调解、案中协调、案后疏导”的涉企争议全过程调解模式,推动行政复议工作效能向案前、案后充分延伸,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四、优化法律服务强企
(一)整合资源优化服务阵地。完善区域性法律服务集聚区建设—四川罗江经开区法务区。整合政法、公安、司法行政、法院、检察院以及人社等相关资源,实现公共法律“一站式”服务,“点单派单式”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服务。(二)组建团队为企解忧纾困。组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开展“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开展“法治体检”和法治“进企业”等活动50余场次,为企业“把脉问诊”提供政策宣讲解读、提出解决纠纷意见建议,助力园区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三)聚焦宣传引导营造法治氛围。 重点对民法典、新修订行政复议法、企业合规管理与风险防范、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等主题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企业、进园区”普法活动,全年开展企业走访15次,开展涉企法治讲座21场,展播公益普法视频4条,覆盖企业30余家,发放宣传资料2300份,进一步培育群众、企业法治意识,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舒心玥 张占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