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3/27 11:29:24

宁夏大武口区:识破“糖衣陷阱”!这场双防讲座为居民筑牢安全“防火墙”

字体:

“奶茶包装的竟是新型毒品?”“公检法来电也可能是骗子!”近日,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奔牛社区活动室内不时传出惊叹声。50余名居民围坐在大屏幕前,紧盯PPT里那些伪装成日常用品的毒品模型和诈骗话术记录——这场由大武口区禁毒办联合长胜街道、派出所举办的“禁毒+反诈”双防课堂,用沉浸式教学为居民们揭开犯罪分子的“隐形斗篷”。

微信图片_20250327112621.jpg

讲座中,奔牛社区书记牟娟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展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毒品的相关知识。从传统毒品海洛因、鸦片,到伪装成“奶茶”“跳跳糖”的新型毒品,详细阐述了各类毒品的特征、危害以及成瘾机制。结合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让居民们深刻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造成的严重破坏。同时,还传授了如何识别身边的涉毒行为、遭遇毒品诱惑时的应对方法等实用技巧,并叮嘱大家,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微信图片_20250327112607.jpg

反诈攻防课上,派出所民警将理论融入情景剧演绎。通过还原“冒充孙子要补课费”“刷单返利陷阱”等8类高发骗局,反诈民警现场拆解骗子的话术逻辑:“他们通常会制造紧急氛围阻断思考,记住‘拖延5分钟,骗局破一半’。”接地气的“防诈三字经”引发全场跟读,居民们边记笔记边讨论:“原来验证码就是‘电子钥匙’,可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微信图片_20250327112614.jpg

讲座设置的“大家来找茬”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工作人员在桌上摆放20余种日常物品,邀请居民辨识藏毒嫌疑物。“这个彩虹香烟的过滤嘴颜色不正常”“曲奇饼干包装没有食品安全标志”经过专业培训的张大妈火眼金睛,连续找出3件仿真毒品模型,赢得阵阵掌声。活动尾声,工作人员还为居民发放了禁毒宣传资料及禁毒小礼品,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禁毒宣传,为禁毒工作贡献力量。

此次讲座有效增强了辖区居民禁毒、反诈意识,提升了居民的自我保护能力,营造了人人参与禁毒、全民参与反诈的浓厚氛围。(王小荣)



【责任编辑 -余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