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以特色亮点工作创建为抓手助推禁毒示范创建向纵深发展,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禁毒办组织开展“一市县一品牌”“一乡镇一特色”“一社区一亮点”的禁毒特色品牌项目创建活动,培育了150余个禁毒工作特色品牌项目,并通过申报初审、中期评估、路演验收三个环节的综合评审,评选出了73个项目优秀项目,有力推动了全区禁毒工作的转型升级。
一、打好“统筹牌” 发挥特色品牌项目创建引导作用
自治区禁毒办制定了详细的创建方案和评审标准,明确了申报流程和创建办法。各市、县(区)禁毒办坚持“政府引导、社区搭台、禁毒唱戏、多方参与”的思路和“试点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原则,把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作为推进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的重中之重,逐级开展申报创建工作。将吸毒人员社会化管控、毒品预防教育和打击外流贩毒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巩固深化吸毒人员全流程服务管理、“互联网+毒品预防教育”等工作品牌的基础上,深挖拓展创建渠道,推动实现创建组织领导标准化、社区戒毒康复规范化、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靶向化、侦查打击高效化、制毒物品管控流程化、禁毒队伍专业化的特色品牌项目。
各乡镇(街道)、社区(村)普遍建立了相对稳定的项目实施团队,工作内容、工作模式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项目有计划、有总结,人员培训、服务管理、工作台账、档案簿册、宣传推广等环节规范有序,形成常态化运行机制。吴忠市、银川市在特色品牌项目创建工作中,以系统化、整体化、长效化的模式,不断创新完善特色品牌创建体系,推进禁毒队伍正规化、破解禁毒队伍职业化水平差异难题。
二、打好“创新牌” 提升毒品治理现代化水平
宁夏各地不断创新完善特色品牌创建体系。其中,创新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模式项目71个,通过创新“互联网+毒品预防教育”融媒体靶向化宣传,运用移动互联网、3D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供实践性、互动式的教育内容以及现代、新颖的体验。组织与球类比赛、马拉松比赛、全民健身运动等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相结合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打造以禁毒为主题的体育活动品牌项目,以寓教于乐的毒品预防教育宣传方式,形成全方位、多角度、高频率、广覆盖的禁毒预防宣传教育格局,获得老百姓的广泛支持与点赞,破解知晓率低、覆盖面窄的难题。
同时,开展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帮教项目60个,通过“平安关爱”人文关怀救助活动,排查危机、困难家庭,以政府牵头,成员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通过解决生活难题、扶持上岗就业、担保贷款创业、开展心理辅导等方式,用真情帮扶,救助危难,破解吸毒人员回归社会难、易复吸的难题。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缉毒执法项目6个,开展全方位毒犯罪摸排项目2个,通过加大对涉毒人员的细致排查、毛发检测、污水检测工作,破解隐性吸毒人员查处难的问题,推动缉毒执法效率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宁夏各地通过项目化推进吸毒人员“双四色”精准化管理,创新毒品基层治理星级评定的方式,显著提升了社区戒毒康复执行率、戒断三年巩固率、社区戒毒康复报到率、群众对禁毒工作的满意率,推动自治区新发现吸毒人员增幅、未成年人员占涉毒人员数量比例、外地抓获本地籍贩毒人员、吸毒人员引发的刑事和治安案件大幅下降,推动毒品问题综合治理工作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探索基层毒品问题社会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打好“特色牌” 形成社会共治的禁毒格局
宁夏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禁毒工作项目的管理水平、增强实施效果,有效地解决了禁毒实际问题,受到工作对象、社会群众的认可,推动人民群众对禁毒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同心县的“‘童心路’救助涉毒家庭留守娃”项目,帮助涉毒留守儿童建立自信,走出阴影,以健康心态面对生活。禁毒帮扶领域公益活动580余次,共筹集善款450万余元,筹集物资价值700余万,精准帮扶涉毒家庭留守娃290人,荣获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永宁县的“数字化助力社区禁毒宣传”项目,将传统的禁毒宣传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实现禁毒宣传网络化、可视化。居民通过参与小程序的填写,从社区后台导出采集信息,进行分类量化,分析判断,直观反应出禁毒宣传工作成效。
平罗县的“禁毒爱心超市”项目,通过积分兑换形式,调动禁毒志愿者参与禁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涉毒人员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营造全民参与禁毒斗争的浓厚氛围,实现了“激励正能量、赋予荣誉感、禁毒社会化、全民齐参与”的目标。
沙坡头区的“暖居工作室温暖回家路”项目,以“沙漠、绿洲”为主色调,创新打造了自治区首个集聚“声光电”和办公接待、帮扶帮教、诊疗检测、宣传教育为一体的“暖居工作室”,有效帮扶吸毒人员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作者系宁夏大学博士研究生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支队长 苏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