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3/24 14:37:57

辽宁大连:“精准扶贫”变“精准诈骗” 多名老人险成骗子帮凶

字体:

近日,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金普新区分局(金州分局)快速处警,联合属地银行成功阻止了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为被害人挽回了经济财产损失。

3月14日14时20分许,金普新区公安分局(金州分局)登沙河派出所“‘警融’反诈劝阻联盟”接到属地联盟成员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登沙河支行工作人员推送了一条紧急预警信息,“银行柜台有一名58岁男子计划从银行卡里取款3.6万元,银行系统预警显示该男子账户的这笔外省汇款存在异常,请派出所出警处置”。接到预警信息后,派出所立即启动联盟处置机制,副所长陈永闯带领民警赵相政来到该行大厅,向正在等待取款的男子辛某了解情况。民警询问该笔入账钱款的来历时,辛某坚称是其家中需要装修,钱是向其在外地的表弟冯某借的。后民警现场与其所谓“表弟”电话联系核实,对方漏洞百出,对自己是“冯某”本人的身份不能自圆其说。

民警将辛某带回派出所进一步询问,在往派出所返回的警车上,通过耐心释法教育说服,辛某最终向民警道出了实情。辛某于四天前通过手机下载安装了一款聊天APP软件,之后添加了一名女子的微信。该女子自称其在北京市朝阳区,是国家扶贫办工作人员。在之后的几天里,对方描述目前国家正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想让辛某参加此项活动,并且说这次扶贫是给西部山区孩子搞捐赠,如果捐赠成功,国家扶贫办通过审核,下一步可能得到一笔28万元的扶贫款。对方向辛某要了银行账号,又给了一个“西部山区捐赠”账号,并承诺近日会有一笔捐赠款打进来,只要取出来再汇入对方指定的“捐赠”账号,其就可以帮助“有捐赠行为”的辛某申请扶贫专款,最高可能审核通过28万元的额度。对方还让辛某保密,不要告诉任何人,因为没有达到特困的标准是不可以审核通过扶贫款的,对方会私下帮忙操作。辛某虽然半信半疑,可没想到3月14日早上查看自己手机银行账户时果然多了一笔3.6万元的入账。这才按照对方的要求到银行准备取现金后存入“捐赠”账户。

通过民警摆实事,讲案例,深入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罪及帮信罪,辛某醒悟过来,因为自己的无知差点成了骗子的帮凶,他对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及时劝阻和提醒表示感谢,并表示坚决配合公安机关工作。经核实,打进辛某账户的这笔3.6万元钱系外省被害人冯某遭遇诈骗汇入的,目前,案件线索已移交外地警方,涉案钱款已进入冻结核准返还流程。

当日16时许,分局刑侦大队联合辖区长春农商银行、光大银行快速处置,劝阻并截停了另一起73岁老人取款转账6.7万元的涉诈警情,诈骗分子同样声称“国家扶贫办项目”,洗脑老年人为其充当转移诈骗赃款的“工具人”,以被大数据精准确定扶贫对象,需提供个人银行账号代收款后取存指定账号,任务完成后获得“扶贫款”来引诱不明真相的老年人上当受骗。目前该笔涉诈赃款正在追溯确认被害人工作中。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近期以“国家扶贫项目”包装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切不可为了一时的利益,心存侥幸参与违法活动。不要轻信所谓的“轻松赚钱”门道,保护好个人重要物品和信息,不要随意将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更不要接受来路不明转账。你的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可能就会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不仅自己要承担法律后果,还会让许多无辜群众遭受财产损失。(张志远)

【责任编辑 -李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