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甘肃省庆阳市法院院长会议上,镇原法院等4家基层法院围绕各自特色亮点工作作了经验交流。其中,镇原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盖冬梅以《努力做好民商事审判 让司法成色更足 人民群众满意度更高》为题发言。
2024年,镇原法院以最优质量、最高效率、最佳效果为导向,精准布局、靶向发力,做实促公正提效率,2024年民商事收案4183件,结案4165件。呈现出案件质量高、审判效率高、调解率高,上诉率低、发改率低、信访率低“三高三低”的良好态势,基层法院民商事条线11项指标全部优于合理区间,审判质效全年处于省市第一方阵。
聚焦审判质量“可感”,夯实公平正义
一是加强院庭长阅核。以“阅核”制为导向,将监管触角向前伸、往后移,2024年全年“阅核”民商事案件1818件。院庭长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程序合法性等进行全面审查,认真负责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同心努力确保每一份法律文书经得起事理、法理的推敲,经得起当事人的认可和信服。一审裁判被改判率0.636%,甘肃省庆阳市全市最低。二是强化数据会商。每月组织审管办、业务庭室负责人、法官参与数据会商,通过对指标运行情况进行研判,及时发现和校正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2024年全年形成整改清单12份,有力推动审判工作优化提升。三是强化案件评查。坚持常规抽查、重点评查、专项评查“三查并举”,构建“发现、整改、回头看”的工作闭环。通过案件评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案件质量稳步提升。四是统一裁判尺度。有效发挥审委会、专业法官会议指导和把关作用。借助人民法院案例库、法信智推、法答网等信息平台,做实类案检索。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裁判前及时向上级法院请示沟通,充分听取指导意见,确保裁判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经过努力,2024年无生效裁判被改判或发回重审案件,无裁定再审案件。
聚焦审判效率“可触”,保障公平正义
一是深化繁简分流。根据案件类型、标的额、复杂程度等因素,科学划分繁简案件,组建专门的速裁团队审理简单案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2024年,速裁团队审理案件802件,平均审限仅11天。二是严格审限管理。加强对延长、扣除、中止审限提级审核,杜绝违规变更审限、隐性超审限办案现象,审限内结案率99.56%;无超过12个月未结案件;平均结案天数34天。三是坚持通报督促。形成审判质效周通报机制,对临近审限、结案进度靠后的办案团队即时提醒、反馈、督办,营造比办案、比质量、比效率的良好氛围。2024年全年共发出督办函14份,电话督办120余次,有效提升审判效率。
聚焦审判效果“可及”,实现公平正义
一是健全“立审执”一体化。在民商事案件立案审理中增加《诚信诉讼承诺书》《财产保全提示书》《执行通知书及风险告知书》等4份诉讼文书,引导当事人诚信诉讼并自愿承担诉讼风险,依法及时申请保全。在送达有给付内容的判决书时,一并送达执行通知书及风险告知书,业务庭在判决后、移送执行前,多次开展执前督促提醒,2024年各业务庭室自行督促执行案件338件1995.64万元,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40.91%,比甘肃省庆阳市全市平均低10.62个百分点。二是做实定分止争。利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全县19个乡镇设立的法官联络点和2个巡回审判点常态化开展巡回审理,将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2024年开展巡回审理70余次。坚持调解优先原则,把调解、协调、和解作为民事案件办理的首要方法,尽可能促成案件调解解决和自动履行,彻底化解矛盾纷争。2024年调解结案1785件,调解率46.95%,高于甘肃省庆阳市全市平均值3.48个百分点。三是强化判后答疑。制定《判后答疑实施细则》,明确答疑范围、答疑主体,规范答疑程序、答疑管理,实现了从“随意答疑”到“规范答疑”的转变,达到了从“个案答疑”到“三源共治”的效果。上诉率下降至4.65%,低于甘肃省庆阳市全市平均2.19个百分点,位居甘肃省市前列。( 黄建国 封涛龙 赵建平)
